2024-04-18
成功美術館館藏劉德明先生作品《花事未了》
工筆和寫意是傳統中國繪畫中截然不同的兩種表現畫語形式,一個酣暢、任性,更重畫家的主觀神思抒發;一個工謹、細致,猶顯畫面客體對象的神貌特征。當代人物畫家劉德明先生,在朦朧縹緲的夢幻畫境和浪漫言情的詩意之境主題營造中,將這兩種明顯不同的繪畫表象語言,圍繞審美主題而工與寫相輔相成、虛與實辯證調和、“象”與“意”有機融匯,繼而探索生成了屬于其個性的清雅淡逸、幽遠神秘畫面風貌特征來。如《西部成功書畫家》近日刊載《試妝》《花事未了》等皆是如此,在清純婀娜的少女姿容之寫,錦繡繁復的人物衣飾刻畫等,這些逼肖的真實相態呈現,與墨彩交融而烘染渲淡的畫面場景布構襯托,猶見其畫面的“空景”之妙、“神境”之彩。
要想了解一位畫家的藝術特質,還需以具體的畫作為例品評咂摸之。故而真正明晰劉德明先生的繪畫創構之美,我們不妨以《試妝》為對象析之。且說該作畫家本無命名,然筆者緣何以“試妝”二字為其名也?其關鍵就在于,清涼蕉蔭、簇簇垂花之下,側坐竹榻畫中傣家少女,一手輕撫環珰的典型且傳神的姿儀情狀塑造,不僅抓住了對象人物的神態個性,也更傳遞給觀者“麗容柔姿俏試妝”的詩意浪漫敘事之寫來。而有此美好的觀感審美想象,全賴畫家意寄其象而飽含深情的虛實畫語之造。譬如畫面中以色代墨而淺紫含蓄的中鋒線寫,曲直長短、方圓徐疾又嚴謹流暢而隨宜勾勒的人物裊娜柔美之姿,疏密交錯、虛實相彰又賦形精微而應物象形的鮮明傣家服飾衣紋表現,以及畫面中輕啄花瓣白孔雀的近乎“白描”造形,榻上隨意擱放的裝飾荷包精致線構呈現,還有紋理井然密匝的蕉葉,層疊蔓布的藤花等等畫面諸景的或寫或染賦象,都可見構建畫面藝相中因凸顯主題,而“寫其形必傳其神”的取舍、強調之造。
成功美術館館藏劉德明先生作品《試妝》
尤其是整體畫面上,調和墨色濃淡、筆跡干濕的寫意性暈染,生動多變、層次豐富又與其線勾筆態的淡逸之狀相統一,既見線墨、色彩、賦形等運構之中對比反映的音韻之美,充盈內涵的生命張力,又有諸元相協、自我體合構建的完整生命個體呈現。如此富于想象的寫意畫語之運,不僅營造奠定了整體畫面的情景氛圍,更加凸顯了畫面主體的神韻風采,同時也使得作品產生“無畫處皆成妙境”的藝術效果,于虛無、迷蒙、縹緲的畫境天地中猶見其主觀神意,為現實觀照與藝術遐想搭建起了一座畫面審美的溝通橋梁,進而讓觀者也心神皆入其境而超然物外矣!
還有《花事未了》亦是如此,顯著的人物塑形、家居諸物之實寫,與杳渺無際的畫面虛景統籌構筑的畫面之中,既顯傣家女子獨具特色的服飾之寫和典型生活環境營造,又于畫家意動流暢線寫,及云遮霧繞墨暈上,而見與畫家共鳴生發的“花事未了”戀春、惜春、留春情思寄駐。這也讓筆者情不自禁生出“實景清而空景現”“真境逼而神境生”的聯想來。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成功美術館館藏劉德明先生作品《妝》
畫家簡介:劉德明,男,1966年生于四川德陽,1993-1994進修于中國美院國畫人物專業;2000-2002就讀于中國美院人物專業研究生班;2011-2013研修于北京現代工筆畫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世界收藏聯合會書畫委員會理事,世界華商拍賣簽約畫家,四川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工筆重彩畫協會會員,定居杭州。獲2012年全國工筆畫展優秀獎(最高獎)。獲2012年全國中國畫展優秀獎(最高獎),獲2012年徐悲鴻獎銅獎。入選2012年第三屆全國線描展。入選2012年八荒通神·哈爾濱中國畫雙年展。入選2013年吉祥草原·丹青鹿城中國畫展(以上展覽均為中國美協主辦)。入選2013年現代工筆畫院‘大美版納’全國工筆畫展(中國軍事博物館)。
成功美術館館藏劉德明先生作品《蝶戀花》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