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6
成功美術館館藏馬建軍先生作品《十分春》
花鳥畫獨立成科的記載,是著名的“黃徐體異”之說。這其中發端于“黃家富貴”的一脈,多走注重物象刻劃,以形寫神的道路。馬建軍先生在花鳥畫上繼承了母親曾杏緋先生的衣缽;從藝后也以工筆沒骨花卉見長,尤其擅畫牡丹。
成功美術館館藏馬建軍先生作品《姚黃》
《姚黃》以牡丹為尊,輔以竹葉相伴,三紅兩粉五朵金花競相綻放,題畫詩曰:“姚黃傳芳久,天香近日栽;引殤酣國色,最喜近妝臺。”把牡丹與梳妝臺前的女子相提并論,可謂玉人如花,惹人戀愛,目不轉睛,遐想無限。《皮日休詩意圖》曰:“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夸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賦于牡丹以堅強的性格,描寫它敢于在晚春末日一花獨放,花中稱王的高大形象和氣魄,贊譽了牡丹的舉世無雙。其美麗與高貴,展現出明媚艷麗的姿態和富貴吉祥的寓意,表達了畫家對牡丹的喜愛和贊美之情,翩翩舞動的兩只蝴蝶,宛若精靈看花聞香,先聲奪人,不亦樂乎。《十分春》用九朵牡丹寓意九九歸一之數,山石蘭草為鄰,點畫間文氣盎然,有“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幽深意境。李可染先生在談到寫生時說:“學繪畫最重要的,要精讀兩本書,第一本是‘大自然’,第二本是‘傳統’。‘大自然’是第一意義的,要真正精讀。”讀馬建軍先生這幾幅牡丹后,猶如暮春踏青,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賞盡長安花。
成功美術館館藏馬建軍先生作品《皮日休詩意圖》
《春郊試馬圖》用簪花仕女衣袂飄飄,策馬奔馳穿過柳下的動態描繪,把春風滌蕩弱柳扶風的既視感呈現于讀者,大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展現出自信、自負、不畏俗流的精神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銳意進取;作品筆墨精煉,斬釘截鐵,直抒胸臆。《草原風情》是另一種形式的閑適,馬兒無論是抬頭回望還是低頭尋食都是生活的真實,隨意牽著韁繩的女人也是草原人特有的大氣磅礴,率性而為。叫讀者體悟在自然的一望無垠之間,天地牲靈與人是偉岸的存在。
成功美術館館藏馬建軍先生作品《春郊試馬圖》
本來,“借古開今”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生生不息的一個重要命題。過了七旬的馬建軍先生既采萬物之清新活潑,又不失傳統之淵源雅致;讀懂了“造化”與“傳統”的揮灑自如、開合有度,既有傳統中國畫的文脈,又不乏現代的某些信息和元素。
成功美術館館藏馬建軍先生作品《草原風情》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金石開)
畫家簡介:馬建軍,號天放,筆名韋車,又署回回人。1950年8月生,回族,四川成都人,是寧夏著名回族畫家、書法家。就學于中央美術學院和寧夏師專,師從其母著名回族女畫家曾杏緋及中央美院國畫系諸位名師。歷任寧夏書畫院院長,寧夏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寧夏美協國畫藝委會主任,寧夏美術館館長,寧夏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寧夏書畫院專業畫家。現為寧夏書畫院名譽院長,寧夏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