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7
成功美術館館藏劉孝禮先生作品《江山帆影圖》
中國畫需要有符合現代意象的題材、現代性的筆墨語言,劉孝禮先生無疑在這方面作了創造性的實踐;另一種意義上說,對于傳統和當下,隱含了一種價值選擇和突圍,表明了中國畫可能有新的探索;“線”是繪畫語言中最為突出的部分,他以繁復雜亂的線和大面積的中鋒散筆形成了不與人同獨造一體的自己面貌。
六尺整張《江山帆影圖》用天蒼蒼野茫茫的黑色與土黃交織成天地的基本色調,幾間民居平淡無奇的置于右下山石之上,雜樹叢生畫面上一溪自左上而下注入大河,遠山茅亭依稀掩映,兩片帆影在搖曳生姿中引人眼球,使精神進入清醒澄明的境地,也帶來情感與理性的平衡與和諧。畫面在大氣磅礴筆墨恣肆的凌亂中由題款畫龍點睛,是理法兼備的野逸粗疏見慎微;是才情斐然筆下生花的丹青高手;是無所不能大處落墨的畫壇怪才;是高才有為之士,往往不流于狂,即陷入狷,鮮能以中庸安守分寸的表現;是狂放中精神境界與藝術技巧的雙劍合璧。山之姿態千變萬化,草木葳蕤,郁郁蔥蔥,如果畫家沒有對花草樹木深厚的寫生功底,是很難完成這樣的題材,并有出類拔萃的表現。
成功美術館館藏劉孝禮先生作品《房前常聞松濤聲》
劉孝禮先生《溪山情侶圖》是古拙豪放、文氣橫溢;這我們可以在作品出神入化的水墨里細品慢嚼其背后的精髓。飄逸繁復生氣勃勃,虛實濃淡交相輝映,點線交構富于張力;以古為師,古意盎然,可臥可游,精微大美,風骨卓然;居于畫中茅亭的一對情侶,愜意輕松互相摟著,面對無語的大山,聽溪流潺潺,看皇天后土,極天人之際。應該說,在創作中,特別著眼畫面渾然一體的整體效果,一切都是從大局出發,確立基本語境后,再以局部、細節作補充,使畫面在整體中漸次呈現豐富的變化。
《房前常聞松濤聲》在房前松樹的環繞下,紅頂白墻的房屋如同襁褓中的嬰兒,在大自然鬼斧神工面前微不足道。畫家以渾厚扎實的水墨語言表現自然的雄渾與神秘,偉岸與生命活力,并且在形式感與技法上都有獨樹一幟的處理之法;人與自然的互相關照彼此成就不言而喻。不停驂于生活狀態的現在進行時,也非淺嘗輒止的簡單寫生符號,而是將生活與傳統哲學的太極文化相融,衍生審美情趣,在寫與不寫之間達到天人合一的目標,把潛意識的平淡想象、恬靜心境合化,謀求的是哲理旨趣,更有畫外所蘊藏的深邃意境。
成功美術館館藏劉孝禮先生作品《溪山情侶圖》
藝術的高度一定是站在實踐的厚度上,實踐的厚度需要經年累月的時間來積淀。劉孝禮先生已過六六耳順之年,致力于化古為今、超越自我,對中國畫本體學研究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對待藝術的情懷和得失以一種平常心境,一種自得觀之,一種漠然風向的坦然去面對。對于畫家來說,在創作成熟的顛峰時期,目觀手寫、日夕體味中,盡得藝事之三昧;在不斷的藝術實踐中,在觀念和認識上,去靠近本質與規律,正是在“返回藝術自身”的道路上,重新認識了藝術是什么?這使得畫家得以在一定的高度上,去把握藝術與自然、與人、與世界的關系。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金石開)
畫家簡介:劉孝禮字墨石,江蘇人,1958年生。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山水畫高研班導師,北京山水畫創作基地主任教授,一級美術師。前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香港)副主席,中國科學與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所長。國際美術雜志社藝術顧問。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早年師承江蘇國畫院中國近現代著名山水畫家董欣賓先生。
作品十余次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展覽并多次獲獎,作品為國內外幾十家媒體、美術館、企業集團等機構報道并收藏、被評為當代最具收藏投資價值的百杰畫家,繪畫風格廣為藏家追捧,現居北京。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