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5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建新先生畫作《天寒地凍》
張建新先生《鐵骨芳心》于純水墨的寫生意趣中洋溢著濃厚的老梅發新枝氣息,在生活的沃土中擷取靈感和激情,以粗率排筆和勢大力沉的塊面造型寫就老梅桿,背后的萬般匠心,是新枝“更著東風舞春潮”呈露初發之美,既展現了大自然的鮮活、生動,又表達了作者“引來群艷作香泥,不爭名利品自高”的清幽、祥和、曠達之志。營造一種水墨的清空透明,在造化與人的心靈之間透出藝術的精神。畫家通過潛心研究古人和今賢的畫梅圖式,求變圖新,開創了寓潑墨于寫實肌理之中的畫風。《紫香》飽含著一種濃郁的情感與體悟,浸透著鄉情,彌漫著詩意,是畫家以藝術激情創作的作品;應該說大自然是作品的精神之源,是畫家心靈的棲息地。我們能感到恢弘大氣、飄逸疏淡、老辣密集而不失溫潤的感覺和味道。《鐵骨橫斜》《隆冬》是傳統的再現,以陳毅元帥詩展現梅花:“樹樹立風雪”的神采。應是從傳統老老實實開始,鉆進去臨古,繼承前人寶貴遺產,技法熟練后,退出來再扎進生活,加以變化,其實變就是開拓,就是前進。《詠梅圖》里小鳥立于枝上,嗅香欲醉的坦然神情,有:“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的悠然境界。畫作具蒼潤靈秀之氣,尤善淡墨中忽以中鋒深墨勾勒,天趣橫生,玩味無窮;勁利簡練,出人意表。深得物象的神髓、造化的天趣,筆墨酣暢而沒有癡肥的弊病,筆力挺拔而沒有劍拔弩張的霸悍。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建新先生畫作《詠梅圖》
六尺整張《瑞雪紫香》題畫詩曰:“瑞氣呈祥春月朗,雪掩英姿更堅強;紫云一片驚天地,香飄萬里寄情長。”說明畫家寫的是月光下的紫色梅花,雪的掩映更突出了其清冷與孤傲,就是畫家寄情言志的自我表露。梅的堅硬與質感,月的繚繞與纏綿,雪的靈動與活力,在畫家的筆下都變得和諧統一,寓意著天地人和的深刻哲理。《王安石詩意圖》把白梅、紅梅、竹子、巨石、飛鳥框于一角,營造出“為有暗香來”的多彩生機,能捕捉到畫家寫意背后的深厚學識和慘淡經營的自然高妙,平實大樸的高古氣象,苦心探索的大悟大醒均在畫面呈現。不粉飾而是在直面的基礎上,透視物象與人性的內涵,感受生命的頑強,品味平凡人生的溫暖。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建新先生畫作《三清圖》
《三清圖》初看嘆賞,再讀擊節,三思欽敬。繪畫畢竟是視覺的藝術,那么抓住讀者,營造視覺的張力,就是其成功必然要完成的前置要素。畫家以線條墨色的渾金璞玉、營造出迥然不同的老梅新開;匪夷所思而心照不宣的紅、白、綠,把邈遠空曠置于眼前——畫里畫外目力所及,一樹梅花無盡言,咫尺畫幅有乾坤。如醉美酒,如品香茗,妙處不傳,幽深若虛,聽其自流,待其自生;體百里之遠,當萬仞之高的高妙空間氛圍盡在掌握之中。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建新先生畫作《鐵骨芳心》
還有《石間梅》題畫詩曰:“三年不見王徵士,一見梅花如見人。風致山陰頻夢夜,雪晴江上又逢春。毫端只作尋常寫,意度真同造化神。聞道邪溪新買宅,想栽千樹作比鄰。”是元人丁復所作,尋常寫意,感通造化,寫梅遒勁多姿,畫石形似蹲虎,梅迎風而舞,石巋然不動,動靜之間,風神自來。《天寒地凍》蒼松梅花共一春,有君子同氣連枝,休戚與共的介然如石。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金石開)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建新先生畫作《石間梅》
畫家簡介:張建新,字天韻、新驛,號梅花張。中國當代著名畫家。1954年出生于杭州桐廬。中國梅花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院院士,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中國同澤書畫研究院理事、遼寧省社會科學院藝術中心研究員、大連市書畫家聯誼會副主席。2018年3月獲日本國際美術展金獎。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建新先生畫作《天寒地凍》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建新先生畫作《隆冬》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建新先生畫作《鐵骨橫斜》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建新先生畫作《王安石詩意圖》
成功美術館館藏張建新先生畫作《紫香》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