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
館藏牛寶珍先生作品《蝴蝶翩翩畫外來》
貓,是古人詩畫中的寵兒,是辭章丹青里的精靈。譬如宋代的趙佶、李迪、陸游、黃庭堅、秦觀,明代的朱瞻基直至近現代的徐志摩、季羨林、謝稚柳、劉奎齡、吳藕汀等等文化名人、丹青名家都是著名的“愛貓人士”,多有“裹鹽迎得小貍奴,盡護山房萬卷書。”“閑折海榴過翠徑,雪貓戲撲風花影。”這樣的佳句詠傳,及傳世的畫作為貓“留影”。甘肅的牛寶珍先生,也是一位喜為貓作畫,亦善作“貓畫”的當代花鳥畫家,往往以工質精微的“絲毛法”賦象觀魚、撲蝶、爬樹、嬉花的性靈貍貓,于藤架蔥郁、果實累累、花繁葉茂、綠草茵茵的環境中。其作既得畫面刻繪對象“貍貓”的活潑、靈性、機敏性情特征而形神俱彰、惟妙惟肖,又與那千奇百態的“貓兒”所置身的畫面環境和諧交融在一起,而有富貴、長壽、祈福、避禍的美好、吉祥寓意,觀之賞心悅目,常常令人莞爾……
館藏牛寶珍先生作品《一池漣漪綠》
如筆者近日所見《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牛寶珍先生“貓作”《蝴蝶翩翩畫外來》。墨彩氤氳調和、沒骨筆觸寫意的如霞紫藤,與雙勾勒形取象、冷暖隨宜填染的淡雅水仙,高下顧盼、左右呼應營造的春意盎然天地間,一黑紋白尻、驚奇側首,一褐背素頸、躍躍欲試的雙貓,雖形姿各異但都目光炯炯,形神都集中在那仿如從畫面翩躚飛來的斑斕彩蝶之上了。其畫面不只有表現不同畫面物象的工寫、線面等迥然用筆,帶來的音韻律動視覺美感強調,也更見其于這既對立又統一的意象構成之中,所反映的“蝴蝶翩翩畫外來”一般引人遐思的“春意正熾”藝術審美想象來。還有如這幅牽牛盛放架旁、茵茵春草地上,三只幼貍追蝶而戲、盡情而娛的《花下戲蝶》亦是如此。既有其毛茸茸的身軀,或曲或直的尾巴,反映的奔跑徐疾、撲騰跳躍逼肖形貌之寫,也更與其周遭綠意蔥蘢、春花爛漫的寫意背景營造,及題跋中“莫忘東廂鼠嚙聲”的精神寄寓相諧,而有那勸人莫忘本質、牢記初心的隱喻內涵其中。
館藏牛寶珍先生作品《春光垂紫玉》
再有《一池漣漪綠》中,柳蔭掩映、迎春盛放的春景映襯下,貍貓于池塘水岸崖石之上,或匍匐守候或作勢欲撲而游魚徜徉、春水如皺,所寄寓的“辛苦一夜去,俯首春風中”生動而鮮活場景聯想。《紫云藤若飛 牡丹架暖眠》里,上有紫藤橫斜、下有牡丹堂皇映照的畫面空間中,貓兒俯耳蜷尾靜觀飛蝶起舞,而主次物象交融為一,精神情感共鳴體合的美好希望寄托。《靜默》中,褐貍目光如炬凝望素潔水仙的安閑自適;《春光垂紫玉》里,繚繞紫藤架下雙貓撲打枝蔓嬉戲的天真無邪;《貓蝶含趣》上,柔蔓青蘿、紅花如醉而嶙峋巖石上花貓探爪撲蝶的俏皮可愛;錯落疏籬襯托的《幼貍學步》攀爬秋桂老樹的惹人憐愛……
館藏牛寶珍先生作品《秋響》
牛寶珍先生以不同品類、形態、季節的自然花木、園圃果蔬為其畫面背景,而與其關注的對象主題——貓,熔冶共情、貴在神韻的心物交融、托物言志之寫,也還見于《葡萄新熟谷風涼 貍貓歡欣繞架跳》《秋氣滿藤》《秋響》《草色茵茵秋蟲鳴》等,這“貍貓戲撲醉花蔭,天真性靈弄秋風”一般富于田園之意、恬淡之寄的“貓圖”佳作中。無論是磊落連綴、形如珠玉的滿架葡萄,還是瓠瓜金黃、野雀啾啾的濃郁秋意,亦或是“黃花褪束綠身長,野菊芳香陣陣盈;草色茵茵秋蟲嘶,聞聲且向啁啾去”的野逸秋園之景,都與那逡巡不去、側首眺望、伺機飛撲的不同姿態貓兒輝映成趣、呼應生情。如此輕松詼諧又傳神寫照,細細品咂來自然而然就有了人之情思融于酣然秋景,而洋溢昂揚生活氣息、充滿無限詩意趣韻的美好畫境了。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館藏牛寶珍先生作品《花下戲蝶》
畫家簡介:牛寶珍 ,1966年生,甘肅蘭州人,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書畫研究委員會創作委員,一級美術師。善于工筆人物,花鳥及動物,素有西部貓王之稱,還以微雕葫蘆聞名省內外,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美展并獲獎。藝術傳略入編《中國書畫研究院成員名鑒》等辭書。
館藏牛寶珍先生作品《草色茵茵秋蟲鳴》
館藏牛寶珍先生作品《秋氣滿藤》
館藏牛寶珍先生作品《貓蝶含趣》
館藏牛寶珍先生作品《幼貍學步》
館藏牛寶珍先生作品《靜默》
館藏牛寶珍先生作品《紫云藤若飛 牡丹架暖眠》
館藏牛寶珍先生作品《葡萄新熟谷風涼 貍貓歡欣繞架跳》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