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4
成功美術館館藏方向軍先生作品《維也納民居》
自然生活是藝術創作的不二源泉,當代畫家方向軍先生的山水繪畫,顯然是極為注重“外師造化”,而于廣泛且豐富的游歷積淀中,探尋生石而“按形求法,觸目會心”的。如這幅《西部成功書畫家》近來刊載的《維也納民居》水墨畫創作即是如此,屬于方向軍先生“歐洲寫生”系列,具有鮮明的對景寫生取象特征。其中既有畫家飽覽異域山河,體驗歐洲風情,體察人文建筑,心事自然風光的體涉關注,也更有線面組合、濃淡輝映、虛實相生等水墨畫語的辯證造物中,所蘊含的文人意趣;及西畫的視物方式和空間構成習慣,帶來的新穎構圖樣式;亦還有畫家強烈的主觀意識給予畫面創構運思的,“以水馭墨,變幻無窮”鮮明畫面個性呈現,朦朧、縹緲、空寂畫境反映。
仔細剖解其畫面構成可見,畫家筆下律動分明、變化顯著的線寫造物里,基于其現實生活觀察體驗的心象獲得,又以水蘊化潤染的墨色黑白關系反映,使之西畫的光影、體積等元素巧妙的融入了畫面屋舍、路燈、樹木、人影、棧橋、庭院的相態構成中,繼而又使之在“維也納民居”這一典型西方景致的造型表現上,越加契合物態的本質特征來。
當然“筆墨本無情,不可使運筆墨者無情。作畫在攝情,不可使鑒畫者不生情”(惲南田語),方向軍先生的這幅《維也納民居》之所以能“超以象外”“得其環中”繼而引人入勝、與之共情,應還在于畫家的表象創構過程中,對那“以墨賦形、以水行勢”國畫水墨語言的本身體合,及其律動音韻變化和寫意傳神本質的嫻熟把握;還有畫家主觀上充滿情志傾訴和精神關懷的“刊落表象,只取大要”一般取舍、強調藝術選擇。如此貴在言情的移情用筆交融呈現的形勢與內容統一,方使之畫面的造物顯現出“似與不似,實為真似”的國畫文人傳統趣旨,也就有了畫面比現實更美的藝術典型了。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畫家簡介:方向軍,1965年生于甘肅。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藝委會副主任、教授、山水畫創作研究所專職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理事,蘇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作品獲甘肅省敦煌文藝獎、飛天美術獎,第三屆、第四屆江蘇省文華美術獎,第四屆傅抱石中國畫雙年展提名獎,首屆江蘇美術獎提名獎,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優秀獎,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亞亨杯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第七屆中國美協會員提名作品展優秀獎,太湖情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2000年、2010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第八屆全國美展,第五屆、第六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徐悲鴻紀念館、廣東美術館、寧夏美術館等機構收藏。出版《方向軍畫集》《學院派精英·方向軍》《當代中國畫庫·山水·方向軍》。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