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2
成功美術館館藏袁武先生作品《春風無限》
“從線條中透露出形象姿態(tài)”,流動的線是中國繪畫的根本組織,是作為中國繪畫工具和藝術境界代表的筆與墨的具體實踐反映。所以美學家宗白華先生的這句話,一直以來令我十分著迷,乃至對畫面中“線”之質量的重視,成為了我品評賞讀一幅繪畫作品的重要審美依據。譬如賞讀中美協理事、北京畫院原執(zhí)行院長袁武先生的這幅《春風無限》(“國慶75周年·成功美術館館藏名家展”作品),即為其氣韻生動的“線舞”賦形表象語言深深打動,其線態(tài)無論是構寫背景樹木枝丫的奇崛硬介,還是造像古典仕女人物的生動活潑,亦或是構成畫面映襯園石的古拙沉實,都在表現形式與核心內容的高度契合統一,簡練概括又切中肯綮的傳神寫意運構中,帶來了富有節(jié)奏、音韻生動的意趣表達,產生了觀照對象、發(fā)現內心的情感抒發(fā),營造了神思超逸、充滿詩意的美好畫境。
中國畫的線條,既在“結言端直”的客觀對象狀寫表現中,帶來了“沉吟鋪辭”的精誠求真形象乃至形象精神反映,也還于“怊悵抒情”的主客觀情思發(fā)現和抒發(fā)中,呈現出“意氣駿爽”的貴在吟詠、動人情感傾訴。于袁武先生的這幅《春風無限》而言,中鋒用筆而力透紙背又墨色枯潤、秾纖有致的律動勾畫,帶來了歷經歲月的樹木老枝,健勁有力又輕逸婉媚的昂揚生命骨氣;花苞琳瑯的新發(fā)嫩條,柔韌活潑且葳蕤綿延的萌動生發(fā)之貌。筆線沉著又折轉秀峭、虛實有致的山石形廓勾勒,淡墨蒼拙又枯筆曲婉、錯落疏密的石面肌理皴寫,以及跌宕用筆而寥寥落墨的豐潤青苔點厾,還有大塊面或深或淺隨宜潑破暈染的綠意盎然春之色彩,不僅可見大小錯雜、正側磊疊的沉實堅凝、自然不雕山石之貌,亦有春風送暖、萬物復蘇的韻致豐采、生動活潑、造化在我之象體現。
袁武先生這盡得春景草石對象典型特征的筆墨線寫表象,不僅為畫面營造出了春天草木萌發(fā)、生機蓬勃的明媚現實自然景致和氛圍,也更以“春風無限”的畫面主旨立意中,觸發(fā)了觀者“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一般春澤滋潤、光彩煥發(fā)的生命姿態(tài)運思想象。當然《春風無限》中,由本于“春意無限”立意,“而歸于用筆”的畫面對象“骨氣、形似”反映,亦更在其以素衣如雪、云鬢如漆、釵環(huán)而飾的仕女人物,為畫面創(chuàng)構核心主體的線墨畫語寫形、傳神、寫心上。
譬如其表現人物白衣翩然若舞、裙裾自然垂落的松動、活脫、飄搖,又律動自然、曲洄綿延的長線疏朗有致組合;構寫東方古典女性峨峨發(fā)髻、纖巧瓊鼻、遠山黛眉、秋水眼眸、點絳朱唇的得意、傳神、寫心,又簡括精煉、詩意含情的線墨有序井然承載等等。如此既見其從傳統人物的線描造像程式中獲得的賦形造像的根本構成理法,亦有契合于古典女性人物對象特定服裝、妝容、形貌特點,又寄情以畫家“春風無限”的主觀心象反映,而捃拾諸相、提煉抽象出來的獨屬畫家個人,也內蘊對象人物形神特質的線寫語言形態(tài)。同時畫家這以不似之似、情韻滿含的線寫為代表的賦象體神筆墨,亦更于“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審美聯想中,也讓觀者不禁有了與易安居士遙相共鳴的“海棠依舊”“綠肥紅瘦”而惜春將去、憐花凋零的悵然之情,有了與詩圣杜甫精神碰撞的“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和風暖日、草長鶯飛的美好希冀,有了追尋柳河東“春風無限瀟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一般詩境,而懷念老友、渴望安閑的借景抒情……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畫家簡介:袁武,1959年9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4年畢業(yè)于東北師范大學藝術系,1995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獲碩士學位。1995年7月畢業(yè)獲碩士學位特招入伍,在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任教授、擔任美術系副主任。曾任北京畫院常務副院長、執(zhí)行院長。2017年3月辭去北京畫院執(zhí)行院長之職,現任北京畫院一級美術師、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一屆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chuàng)作藝術委員會委員。
1989年,作品《大雪》獲全國第七屆美展銅獎(北京·中國美術館);1994年,作品《沒有風的春天》獲全國第八屆美展獎牌(北京·中國美術館);1997年,作品《涼山布托人》參加“全國首屆中國畫人物大展”并獲優(yōu)秀獎(北京·中國美術館);同年被全國文聯授予“97中國畫壇百杰”稱號;1999年,作品《九八紀事》獲全國第九屆美展銀獎(北京·中國美術館);2003年,作品《夜草》參展首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北京·中國美術館);2004年,作品《抗聯組畫――生存》獲全國第十屆美展金獎(北京·中國美術館)等。
注: 本站發(fā)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