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7
成功美術館館藏王信聰先生作品《富山佳秋》
石濤在《畫語錄·山川章》中說:“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脫胎于予也,予脫胎于山川也。搜盡奇峰打草稿也。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也,所以終歸之于大滌也?!痹谕跣怕斉c山川的對話中,我們看到了自然的壯美與人文的情懷相互交融,現實的景象與理想的憧憬交相輝映。畫中的一石一木、一云一水,都被賦予了生命的溫度和靈魂的深度。他以細膩的觀察力捕捉到大自然瞬息萬變的神韻,又以高超的表現力將其定格于畫面之中,使其成為永恒的藝術瞬間。
成功美術館館藏王信聰先生作品《富山秋韻》
在筆墨技法上,王信聰深諳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精髓,無論是“皴擦點染”的傳統技法,還是“干濕濃淡”的墨色運用,都顯得游刃有余。在作品《富山佳秋》中,畫家在繼承古人的基礎上,又將現代審美觀念融入傳統技法之中,使作品既有古典韻味,又不失時代氣息。畫面中皴擦出的山石,點染出的茂林,以及“留白”出的飛瀑與河流,彰顯出大山大水的雄渾與壯闊。再看細致入微處,畫家勾勒出的掩映于茂林間的亭臺樓閣和靜泊在江面上的漁船,無一不透露出他對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熱愛。以此山水構成的理趣運用于《富山秋韻》的布置中,可見畫家以滿構圖的形式描繪出深沉而寧靜的富山秋景。在密密麻麻的線條和皴點下,觀賞者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在依稀可見的山石、溪瀑和屋舍上,有一種使人想要深究這密林之下,究竟藏著一片怎樣的世外桃源的欲望?畫家通過線條的疏密、輕重、干濕、濃淡營造出豐富的層次,使畫面視覺整體上雜而不亂,猶顯立體感和縱深感。《金秋祥云》一作,迎合了絕大多數觀者的審美觀點:畫面開合有致,色彩絢爛喜慶,落款寓意吉祥。在這幅層林盡染的山水圖繪中,褐紅色的樹葉覆蓋著起伏的山巒,如同潤物的喜雨浸澤著每一寸土地;縈繞在山間的云霧,或聚或散,或濃或淡,為整個畫面增添了幾分靈動與神秘;碧綠的湖水流淌在山谷之間,宛如一條玉帶熠熠生輝。這幅作品無論是掛在客廳增添藝術氛圍,還是收藏于書房獨自欣賞,都能給人帶來無盡的視覺享受和心靈的慰藉。
成功美術館館藏王信聰先生作品《金秋祥云》
焦墨畫,作為中國傳統繪畫的一種形式,以“渴筆”之法,用幾乎不含水分的墨色,通過濃淡干濕,輕重緩急的變化,構建出富有層次感的山川河流。王信聰在《湖光山色》中,巧妙運用了焦墨的極致表現力,凝聚了他對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藝術提煉。畫面中,山石以干筆皴擦,線條剛勁有力,既展現了巖石的質感與硬度,又不失其內在的溫潤與生命力;而水面和云霧則以淡墨輕掃,留白與墨色交織,營造出波光粼粼、煙波浩渺的視覺效果,使得整個畫面動靜相宜,虛實相生。王信聰通過山石皴染和流水白云的氣象塑造,得自然妙趣,在虛與實、白與黑、干與濕、遠與近、濃與淡之間表現出強大的駕馭能力,場景宏闊,洋溢著畫家尊崇自然、“物我兩忘”的藝術理念。
成功美術館館藏王信聰先生作品《湖光山色》
(文\成功美術館 蔣成蓮)
畫家簡介:王信聰 1964年生,祖籍河南省寧陵縣。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風水學書畫院院長,中國田漢研究會書畫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王信聰工作室導師,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現代繪畫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中國水墨研究院院士,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書畫院理事、中國藝術學會會員,《中國書畫市場報》藝術顧問,北京紅森尚藝畫院院長,國際中國書畫家交流促進會副秘書長,文化中國藝術顧問,河南省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寧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三亞旅居文藝家協會會員,寧德市藝術館特聘畫家,寧德市政協畫院畫師,寧陵信聰文武館館長。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