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5
成功美術館館藏賈大年先生《秋天的故事》
賈大年先生致力于中國花鳥水墨創作,尤擅用焦墨、宿墨表現葵花枝干的樸素無華,用彩黃、光影、明暗表現葵花頭部的燦爛多姿,二者相輔相成。在技法上,他采取傳統水墨結合現代繪畫技法;在色彩、光影的運用上融入西畫特點,營造出自然和諧的藝術氛圍,形成獨特風格。雖然他把視野拓展到西方藝術中,但卻沒有把自己的根從民族美術和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拔走,他的畫仍然是中國畫,是深厚的中國文化,更有探索不怠的精神,在開放的時代洪流中有著積極的意義,造就了他屬于民族,屬于時代,也屬于自己。
賈大年先生“葵花”系列,在當代繪畫技法上《秋天的故事》用純國畫的手法,營造出油畫纖毫畢現、栩栩如生、光影斑駁、時光流淌、一瞬即逝的感覺,讓讀之者有將流動美歸于留白處剎那的恍惚。一種鮮活、熱烈、真誠、向上的內在情緒油然而生,這種情緒由畫家隨心所欲、心手雙暢灌注到作品中并洋溢在形態、動勢以及畫面的布局、筆墨、色彩的運用中。無論是用筆的勾勒、運線、點染,還是用墨的濃淡、干濕、輕重,均筆筆寫就,不僅強調筆墨的寫意性,更強調運筆施墨的流暢性。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在筆墨自然流淌的天趣中,以嬌艷的色彩和光影點綴“春花秋實”,以墨襯色,以色顯墨,使畫面筆蒼古、墨雨潤、彩露鮮、影活脫,悅性怡情,動靜如生,彩墨輝映著秋天的枝繁葉茂、颯颯生風,陽光明媚、萬物成熟,流光溢彩、渾厚華滋,讓人在得悟于形、暢達于情、神妙于意之余擊節稱是。
成功美術館館藏賈大年先生《天賜葵花》
《天賜葵花》題款曰:“天賜葵花做芳名,植根原在泥土中,平平凡凡農家樂,縱無麗質也英雄。”工筆寫就的鳴蟬栩栩如生,密密匝匝的葵頭排列有序,莖稈下葉濃墨暈染,對比于灰綠勾染的葉子和未成熟的葵頭,有一種穿插美在行筆之沉、之蒼、之重,運筆之渾、之潤、之厚間孜孜以求、往復不斷;這是筆墨、修養、積淀的修成正果;亦是骨力、奇崛、自然的融為一爐。畫家懷著對生活的熱愛,對葵花的深情,將寫實手法納入寫意語言,在加強氛圍表現的同時,成功表達著內心火熱的感受,畫面彌漫著厚重泥土的芬芳,畫外訴說著質樸濃郁的鄉情。濃墨粗筆逆勢而上,灰綠勾染順勢而為,以筆勢對比形成反差,讓畫眼中愈顯靈巧、神態生動的蟬奪人眼球,盎然生機頓時拉滿,清新灑脫揚起自然神韻、時代精神之帆。
《持重》以中鋒濃墨書寫枝干筆力遒勁、側鋒灰綠渲染秋葉變化多端,鋪滿畫面上下左右,空出右下一片,低頭的葵花是果實累累成熟的葵花,因其沉重碩大的秋實而俯首,看著盡力托舉自己而壓彎了腰還依然昂揚向上的高大枝干和其生長的土地,垂首致以深切的歉意和崇高的敬意。
成功美術館館藏賈大年先生《持重》
2009年楊必位先生在《天趣自然寄予抒情意象之中》寫到:“在清靜世界里于人、于情、于景、于物都創作出一派和諧與天趣,這天趣是他精神獨往的蘊藉,是他情感宣泄的寄予,是淋漓的人生春秋的體現,是他玩味、玩趣、玩人生境界的追求,并讓自己在圖畫中得到一次次的境界升華,讓自己已沉浸于自戀多情的抒情意象的表達之中。大年先生是一位勇于剖析自己的精神人格,勇于追求唯美的情思表達的畫家,他能以探索的方式將自己的理想表現于圖畫之中,所以讀大年的畫有一種非雷同化的凈潔的審美享受,也如他做人一樣在抒情意象之中去求得真誠的本質追求。”
葵花古稱丈菊,古代文人追求小我完善時往往說:人淡如菊;比喻人品格高潔時往往說:清塘蓮影。司馬光有詩曰:“惟有葵花向日傾”是文人追求中向往光明的典范。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金石開)
畫家簡歷:賈大年,字永年,號貝希、石泉軒、葵苑主。曾任報社,電視臺美術編輯,記者。現任中國書畫家聯誼會創作部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會員,中國地區開發促進會美術總監,國際(韓國)文化交流院評審委員長。九洲書畫院副秘書長。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