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5
成功美術館館藏田黎明先生作品《河上高士圖》
“成功美術館館藏當代名家作品乙巳新春線上展”上,田黎明先生的這幅《河上高士》圖可以用以下六個字概括:緩、慢、輕,幽、雅、精。在筆墨上——緩:舒緩勿燥,不疾不徐;慢:慢條斯理,娓娓道來;輕:輕描淡寫,若有若無;在審美上——幽:思古之幽,瀟灑含蓄;雅:恬淡靜雅,溫而不爭;精:為學貴精,術近乎道。
其一為幽、緩:《河上高士》畫家用舒緩的沒骨筆法,抒發自己內心的幽靜之氣,清幽深幽是畫家孜孜以求達到的藝術境界,畫面動靜相參,令觀者多發思古之幽。田黎明先生在地位、年齡、學養和崇尚魏晉名士隱逸閑散、平淡天真的風流倜儻加持下,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畫面淋漓盡致的體現天人合一的懷古情節一覽無余;色調設置上無刺目的色澤,溫文爾雅的灰白、鵝黃淺淡交替厚積薄發,由精神內涵和藝術表達緩緩向深度和廣度延展,也只有靜心品味才能緩緩體悟賓虹先生:“內美靜中參”的詩意表達,顯然,這是充滿人生智慧、洋溢美感體驗和高超智慧結晶的藝術作品。在廣闊的自然中感受自由呼吸的成長,在清明的氣象里享受快樂悠閑的人生,在和煦的陽光下沐浴神秘天地的大美。
其二為雅、慢:步步生蓮是一種雅致,更是一種不慌不忙的修養。“雅”是一種品格,無論古今中外文化都標舉著高雅為難能可貴的重要品質,而中國傳統文化更尤其視“雅”為藝術品評價第一要素。讀《河上高士》清雅靜怡之氣撲面而來、沁人心脾,這方面似乎很難形諸文字語言。逆光操手而坐的高士,一臉淡然的表情,一派歲月靜好的意境美;順流隨水而蕩的孤舟,款款靜立的荷葉,心安即吾鄉的形式美……慢節奏的生活場景讓人神往。整幅作品理法兼備、溫潤如玉,筆墨恣肆、酣暢淋漓,用朦朧和緩慢行筆注重情與意的準確表現,不拘小節于皴染的細枝末節,在慢中以次第推進神韻來表現藝術的精神和技巧。同時,畫家性格開朗、豁達明理、文靜自守、恬淡不爭、溫雅不厲和飽覽詩書從畫中可窺一斑。
成功美術館館藏田黎明先生作品《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
其三為精、輕:藝之為藝,首重精能;技近乎道,精能博技,一直是學術界注重的關鍵;而輕描淡寫、張弛有度、樸素無華、舉重若輕是無論何時何地、流芳百世的經典作品都具有的特質。這是傳統人文精神在當代生活境況下的真實寫照,表達的所謂“無意于佳乃佳”,筆墨隨心所欲的心手雙暢,意境不可或缺的敏銳覺察;感觸、思想、天賦、技巧、法度、功底、見識缺一不可,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豐富解讀。寧靜空靈的整體造型和精到水墨在宣紙上的生發,互為依仗相映成趣,是晴空萬里、云卷云舒與自然同為一體的心靈棲息之地,是了無蹤跡、船過水無痕、可遇不可求的精神家園,是滌蕩塵埃、潤物細無聲、澄澈見底的理想國度。從具體的藝象的模糊性到筆墨情趣的賦比興,傳達出畫家對生活和自然的體悟,這正是中國寫意精神高古的眾妙之門。
“常恨言語淺,不如人意深。”田黎明先生以平常心,用平靜自得的心態,淡然面對時尚風向,展示筆墨空間承載心靈空間和自然空間,從而進一步拓寬文化空間,遠觀近取可以反復推敲而不厭倦;在輕輕淡淡的筆墨描繪中訴說著默默無語的摯愛深情,在虛虛實實的畫面藝象里充斥著觸目皆是的心靈符號,在盈盈一水間證明著文人畫淡而有味的自然價值,在飄逸灑脫的空間營造時揮舞著開疆拓土的文化意識。以“體天下之物”的中庸之道,講究天人合一,以“悠然見南山”的淡泊明志,追求寧靜致遠;從這一點上看,他的藝術是一個頁碼的黃鐘大呂,正在不斷地接近經典。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金石開)
畫家簡介:田黎明,男,1955年5月生于北京,1989年考取盧沉教授研究生,1991年獲文學碩士學位。歷任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碩士生導師,中國畫系主任,中國畫學院院長,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兼研究生院院長。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畫學會會長、嘉興學院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作品歷史畫《碑林》獲全國第六屆美展優秀獎。“肖像系列”之一《小溪》獲北京’88國際水墨畫展覽大獎。2000年他的作品被選入上海雙年展。出版有《田黎明畫集》(榮寶齋)、《田黎明畫集》(廣西美術出版社)、《田黎明專集》(榮寶齋)、《當代新文人畫大系·田黎明畫集》(河北教育出版社)等。2023年9月,田黎明受聘為嘉興學院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