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蕩的唱吟畫者
——陳華民成功美術館在線拍賣作品《蘆花香》賞析
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馮宜玉

陳華民參拍作品《蘆花香》
在中國畫史上蘆葦從未作為繪畫的主題,出現在中國花鳥畫作品中。到了近現代隨著時代的發展,像蘆葦這樣一些沒有被古人作為主體物象進入繪畫的景物,逐漸被當代畫家挖掘,進入到觀眾的視線中。丹東美協副主席陳華民就是這樣的畫者。
陳華民自幼酷愛繪畫,鐘情于家鄉鴨綠江畔的蘆葦蕩。那綿延數百公里,濕地潤澤、肥沃灘涂之上大片大片的蘆葦給少年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一名山水畫家,他內心的山河情懷和藝術責任感總是鞭策著他,踏遍祖國的名山大川,寫生可謂占據了陳華民所有的時間,他在寫生中感悟自然,在山水間感悟人生。
隨著時間的推移,陳華民在繪畫藝術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作品參加過全國第六屆、七屆、八屆美術大展和單項展,曾獲得全國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有關報紙、刊物、電視臺曾對其做過報道。作品獲得了專家的好評及收藏家的喜愛。曾被全國六屆美展聘為特邀評委。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東港市美協名譽主席、廣西師范大學客座教授、北京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收藏家協會北京創作基礎特聘畫家、北京書畫院特聘畫家、黃海畫院院長。

陳華民在成功美術館與記者交流
但就在數十年的從藝生涯中,他越來越感到有一種鄉情不能割舍,魂牽夢縈。每當夢里見到兒時的自己在家鄉那蒼茫濃郁、一望無際、優美勁鍵的蘆蕩中穿梭,蘆蕩雄姿、如云似雪、婆娑嫵媚的蘆花,還有那些深藏在蘆蕩中的亭臺樓榭、車船人家、學校工廠,還有那些出沒于森莽之間的雁鵲飛鳥,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內心沖動,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已有繪畫軌跡,踏上了春風拂面、蘆花錦簇的家鄉蘆花灘頭。
這里是從未有人涉足過的處女地,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也是一個陌生的世界。這樣的決定,使得陳華民走上了更加艱難的繪畫藝術探索道路、也是不懈奮斗之路。自古皇天不負苦心人,在不斷地試驗與實踐中,陳華民的蘆葦主題畫作開創了全新的境界,他的蘆葦風光畫有意識地淡化水墨效果,轉而強化色彩功能;用墨十分謹慎,通常以水墨塊面縱橫馳騁的場面和景觀,被他用點線勾勒和淡色的鋪陳所取代,無形之中與傳統文人畫區別開來,水彩畫的韻味和水粉畫的情調油然而生,無不使觀者深感神清氣爽、如醉如癡。

在成功美術館拍照留念
從他的這幅《蘆花香》來看,蘆葦隨風搖曳身姿,時有水鳥飛過,蘆花盛開隨著風飄向遠方,水是如此的沉寂。這是蘆花盛開季節鴨綠江畔的真實寫照,畫中充斥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作者的鄉情。陳華民的畫,彰顯獨特的個人風格,得到了畫界的認可和收藏家們的喜愛,堪稱當今畫壇“蘆葦風光畫第一人”的美譽。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