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金銘近照
導語:他創作的科學家、政治家、藝術家、工人、農民、軍人及各民族人物肖像畫,構成了一個長長的人物藝術長廊,將人物的時代風采、現實精神和風貌特征都完整的濃縮到了他塑造的人物形象之中。他筆下的人物肖像畫,是繼承傳統又批判傳統的藝術表達,是最具當代性的藝術表達。他用自己獨特嶄新的形式語言,準確而又不失浪漫氣息的表達了當代社會各種人物形態及其內心世界。2013年10月他受邀來蘭參加了“敦煌朝圣•當代書畫家絲綢之路采風行”采風活動,之后有接受本網記者采訪,他就是成都美協副主席米金銘。在采訪中記者帶你走進他那如現代交響樂,優美舒緩、真實動聽的繪畫藝術世界。
記者:米老師,看您的畫不難發現,您的創作既繼承了中國繪畫的傳統,同時又批判傳統,超越傳統。從而呈現出中國繪畫的當代性。那么對于中國繪畫的當代性發展您如何看待?
米金銘:中國的水墨藝術源遠流長,在不斷地發展中應進行成了相對獨立、成熟的的藝術形式、理論和風貌,而且這些形式理論以及風貌發展到了現代,也已經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峰,歷代大師創造的藝術高峰我們現代人很難超過。但是中國繪畫藝術需要在前進中繼續發展創新,這就給當代的中國畫家提出了歷史性的責任。如何創新,如何在繼承前人傳統的基礎上進行突破,創造出具有當代精神并不斷超越傳統的獨特形式語言?這是一個時代性的命題。
就我個人而言,是對當代元素及其敏感的人;同時,對傳統的東方意向表達方式也非常的迷戀。我認為,時代在發展,傳統的中國畫也應該與時俱進,才能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取向,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審美要求。而當代藝術的出現,就打破了傳統水墨約定俗成的陳式,開辟了一番嶄新的天地,傳統中國畫就面臨著一個嚴峻的挑戰。這個時候,傳統中國畫只有吸取新的養料、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中,多元發展,才能將傳統藝術發揚光大。其實,西歐繪畫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曾大量吸取東方意向表現精神,從而形成勢不可擋的表現主義畫派。所以中國繪畫的當代性發展在于容納吸收,要是海納百川的姿態吸取一切有利于并適合于其發展的技法、理論甚至是材料。
所以,我在創作中充分利用西方繪畫體積造型語言,結合光、影為人物塑造尋求新的圖示,給人一種全新的視覺現象;采用版畫的構成方式營造出新的視覺效果;以傳統水墨浸潤潑染的特征性夸張造勢;以水彩的特殊處理和技法營造細節;借材料的特殊肌理力圖在繪畫觀念上打開一個走向當代意識的途徑。

米金銘金色系列畫作
記者:米老師,我知道您長期從事版畫的創作,同時又有油畫創作的經驗,近年來您又創作了大量的水墨人物肖像畫作。您能就創作的實踐經驗談談這三個畫種的融合運用嗎?
米金銘:是的,我的繪畫藝術創作是從版畫創作開始的,后來在實踐中又逐漸涉獵油畫,最后陷入中國水墨而不能自拔。因此,這三大畫種我都試圖去探索、去尋找其中的可能性。西方繪畫基礎中的造型元素、光影效果這是它的特點,版畫在其構成方式上很有特點,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可以有效地發掘人物的精神內涵。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它們的這些特點都已非常的熟悉了。
所以當我拿起畫筆面對宣紙揮灑之時,自然而然就將版畫和西畫的元素帶進了水墨畫的宣泄中,在水墨的浸潤、潑染后呈現出的各種韻味、機理、色彩,和傳統水墨不同的視覺效果,使我得到很大的滿足。雖然這樣打破傳統高度寫實而又大跨度地注入了虛幻處理的新水墨畫的創新性實踐還是實驗性的,但他是符合當代水墨藝術發展的,是順應了中國繪畫藝術變革要求的。
記者:您的水墨肖像繪畫,以少數民族人物和都市少女組畫的題材為主,營造具有東方意象情境和西方超寫實圖像的畫面。請問在這樣題材選擇和情景畫面的塑造中,您要帶給觀眾的是什么樣的物象語言表達?
米金銘:我的水墨人物多選擇西部少數民族和都市女性為主,這些題材適合在作品中傳遞一種當代情緒、一種瀟灑而無拘無束的大實大虛的視覺沖擊。我在這樣的新水墨創作中,既注重自己個人的主觀感受,但又尊重于客體的本質形體。表達了我對當代藝術語境中的認識和探索精神。這在我近年來創作的“炫彩荷花”、和“天馬系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
記者:您前不久,受邀來到蘭州參加“敦煌朝圣•當代書畫家絲綢之路采風行”活動。您能談談這次采風的感受嗎?
米金銘:前不久,我受成功美術館之邀請,前去敦煌莫高窟采風,看到了敦煌藝術中浩如煙海的歷代壁畫、雕塑作品以及色彩、造型上大量可吸納的美學元素。我感受最深的是中華民族傳統藝術與外來藝術相融合所產生的那種震撼,這更堅定了我的信念。要使民族藝術更好的發揚光大,必須要開闊眼界,吸收一切有用的外來元素為我所用,傳統藝術才能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結語:米金銘在中國傳統繪畫的繼承與發展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在融合油畫、水彩等西方繪畫藝術的元素的同時又融入版畫的創作經驗,創造了極具視覺沖擊力的中國當代新水墨畫;在畫面的虛實構成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繪畫語言與藝術特性。雖然他在這樣的實驗性創新才剛剛起步,但是作為一個在當代中國畫發展中,敢于思考,敢于大膽實踐的創新者,我們將期待他帶給我們更大的驚喜和成功。(文/神州詩書畫報 成功書畫家網記者 馮宜玉)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