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一個大的生命系統,是一切生命之源,它以永不停息的運動為生命形式。人類就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人的生命是和自然界緊密聯系在一起,宇宙間一切生命形式的不同特征就是有節律的,符合自然發展的,新陳代謝不可重復不可逆轉的運動,和諧的含義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自身的和諧。中國花鳥畫的哲學基礎,是人類與自然融為一體的道家哲學“天人合一”,花鳥畫是人的生命與自然的生命融合的產物,也是一個生命交流。花鳥畫的旨向是塑造渾然和諧的生命整體,追求一種整體精神和氣質的美,以自然為美、為體、為度。并由此而注入自己對生命本質的徹悟。
藝術發展就是確認自身并解體自身的過程,是內容的不斷轉換造成形式的不斷演化,藝術的演化的根本動因在于自身。在每個轉變時,要掙脫舊束縛去尋找新內容,當條件成熟,形式與內容便會發生同步性的革命,從而將藝術自我確證的進程推向一個新的階段,將此循環往復,構建符合當下的新的藝術內容和形式。演變發展過程都圍繞基本矛盾展開。如:主體與對象;主觀與客觀;模仿與創造;再現與表現;具象與抽象等。
中國花鳥畫藝術的發展,同樣順從藝術發展規律,是一個有機的生命系統,在保持自己傳統基因的同時,不斷吸收新的養料,逐漸演變由低級到高級,由單一到多樣,由具象到半抽象。中國花鳥畫的推進與所體現的中國精神,便不僅僅是從自身的繼承與發展的脈絡與創造的過程,而更多的是深得中國氣派的民族精神。激發一個民族的創造性的角度去實現。同時由人類與自然共生、共榮、共存的親緣意識,表現對自然生命本真的徹悟,對大自然的愛心,謳歌其生機勃發的生命精神和和諧親情的發展關系。新時代中國花鳥畫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質”的變化,正由傳統的古典形態轉向現代形態。將傳統的折枝構圖轉變到自然生態環境,把表現大自然原始的生命形態,表現大自然賦予生命的強韌力為創作的使命,由精神旨向,結構強力,墨彩語變三要素交織而成新氣象,從而構成個性化的藝術風彩,昭示著生命相互依存的新觀念。
中國正由古典藝術形態向現代藝術形態轉化是時代的要求,歷史的必然,與現代人審美興趣相適應,與社會的型型同步進行的一個很大的發展變革的過程。
近年來花鳥畫創作理念表現出的種種創作傾向,例如:
1.視覺形式:不再以“轉移默寫”為宗旨,不再根據特定時空中的真實景物為描寫對象,而是表現要求自己的獨特感受,講究表面的視覺形式感,形式上以幾何的概念對整個畫面進行平面分割,而以開放的包容性向其他畫種借鑒,向民間木版年畫等借鑒。從而豐富表現力。
2.散點中心:為強化作品的視覺形式的沖擊力和表現力,有作品采用論點中心。一改傳統畫多由單一的主題思想約束下的視覺物象的組合。而散點中心的空間樣式所具有現代性特征,用局部物象的真實性與整個畫面的裝飾性保持一種有意味的張力關系,從而消解了產生農業文明花鳥畫所具有的自然有機的空間和物象形態,代之以只有現代觀念的構成形態。
3.造型手法:變形、符號化等手法,打散物體的自然結構進行立體構建,正視技法、推崇手法,要求個性也正是通過不同的技法表現出來。
4.色調重組:整體色調以心理色代替了自然色,采用外光色、聚光感和逆光感,以色彩構成代替了隨類賦彩。
5.多種畫材:畫材媒材的擴大,增強了繪畫新材料潛在本質的探索,打破了單一手段,而嘗試地向著新畫材所所帶來的未知領域進發。
人類智慧飛速提升,在一個更加理想的藝術生態環境,隨著自然發展的進程,中國花鳥畫必將是個永恒的春天。
趙治平(江蘇省美術館副館長、國家一級美術師)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