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江南春雨霏霏,處處鶯飛草長,好一派春明景和,百舸爭流的喜人景象。記者隨同安徽省書法家代表團專程驅車南京,出席由南京財經大學、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安徽省書法家協會、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交流中心在江蘇省美術館舉辦的《閔祥德書法展》的開幕式。一時間,在這六朝故都的最高藝術殿堂里,高朋滿座,名家云集,觀摩交流,額首同慶,一展書法藝術的風采與繁榮。
閔祥德先生何許人?有如此大的氣派和影響力!閔祥德先生是當今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與共和國同齡,系我省宿州人士。現為南京財經大學藝術系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交流中心副主任。閔祥德先生精擅書法與理論,曾多次應邀出訪日本等國。作品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型書展,一些作品被刻于碑林、摩崖、名勝古跡,有的作品被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故宮博物院等多處收藏。其個人書展應邀曾在北京中國美術館、日本東京國立美術館以及上海、廣州、南京、合肥等地舉辦過。閔祥德先生著述頗豐,有《書法淺談》、《圖解書法指南》等數十部專著在臺灣、香港、廣東、深圳、四川、安徽等地出版社出版,并在日本、韓國翻譯出版,有的著作被一些大學指定為教科書。出版有多種《閔祥德書法作品集》。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中國書法》等多家媒體曾多次作過專題介紹,真可謂享譽書壇,蜚聲海內外。
“春歸花不落,風靜月常新。”步入高雅、明亮的《閔祥德書法展》展覽大廳,只見一百多幅多種書體的佳作條幅高懸四壁,凝重樸茂,蓬蓽生輝,光彩照人。大字氣勢磅礴,筆走龍蛇;小楷娟秀工整,賞心悅目,真的是“周鼎湯盤見蝌蚪,深山大澤走龍蛇。”你看,大廳正中高掛著一幅六尺草書獨體字“龍”字,曲折騰挪,筆飛墨舞,呼之欲飛,自是一番非凡氣象,充分展示了這位從大澤莽原之地走出的淮北漢子那0G悍驍勇氣吞山河的豪情壯志。閔祥德先生在開幕式上作了簡要而誠摯的答謝講話后,向前來祝賀的著名書法家、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也是從我省芒碭山下走出的尉天池鄉賢師長匯報其書展的概況,并謙遜地懇請其多多示教。尉天池先生連聲夸講道:“舉辦書法展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個人舉辦書法展,不具備十八般武藝,精通正草隸篆各種書體,是無法支撐起這片藝術殿堂的。感謝你以書法作品為南京人民奉獻上一份精美的文化大餐。”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書法同好盡情地徜徉在這書林墨海之間,無不以仰慕之情駐足在那一幅幅充滿著詩情畫意的條幅、長卷之前,手摹心追、砥礪切磋。你瞧,在那四條屏章草《千字文》和行書蘇軾《前后赤壁賦》前,觀者更是頂禮膜拜,心馳神往。特別是在那有十多米長的蠅頭小楷長卷的展臺上,引無數初學者俯首靜觀,那點劃規矩,一絲不茍的嚴謹之風令人折服,嘆為觀止。尤為值得隆重推介的是那陳列著數十部書法專著的展帶,真可謂五彩繽紛,書卷之氣橫溢,給人以藝術的熏陶和鼓舞力量!
“大膽文章拼命酒,坎坷道路斷腸詩。”閔祥德先生何以會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記者與祥德系同鄉、同道、并系同時代投筆從戎的戰友,三十多年來也算風雨同舟,互相攙扶著走過那艱苦跋涉的人生之旅。回首他發奮成材之道,用不著采訪便能如數家珍般地慢慢道來。祥德兒時家境貧寒,常以水代墨、以磚為紙,臨池不輟。1968年應征入伍,被分配到團電影組工作,仍堅持日寫千字,專心致志地臨摹顏真卿的碑帖,并同時對王羲之、漢隸、石鼓以及張旭、懷素草書進行了旁臨與揣摹,尤其對王羲之的《圣教》、《蘭亭》以及秦《石鼓》、漢《石門》有一種特別的仰慕,不時地臨習與揣摹、賞讀。這不僅強化了他自身的學力,開闊了視野,同時也加深了他對書法的了解、對其內涵的認識。1973年祥德復員回到淮北市,在市歌舞團負責舞臺美術工作,他常利用外出演出的機會,不放過對所到之地書家的拜訪和求教。在南京他曾帶上自己的習作,多次去求教皖籍書法大家林散之老人。林老十分喜歡這位“小老鄉”,不僅對他的習作逐字逐張地點撥,還多次對其進行示范示教、倍加關愛呵護,以強化他對書藝的認識和了解。同時,祥德還主動地走出書齋向前輩學習,向歷代古跡、碑林、摩崖尋覓書法之真諦,以充實自己的學力和藝術素養。1979年祥德憑著一手好字被調入淮北市藝術館工作,開始步入書法專業創作和研究。他認為,書法實踐應以理論為支撐,才能成其大氣;理論是書法實踐的后盾,是創作的先導。學書并不僅僅是把字寫好,把技法掌握好,其中尚包容著許多學問。祥德認為,只有根基扎實、學養豐厚,才能結出耀眼的豐碩成果。2002年祥德正是憑著自學成才的豐厚學養和那一手好字,被南京財經大學以優越的待遇聘任為該校藝術系教授、藝術研究所所長,舉家由淮北市遷往南京定居。從此環境與條件得以大大改善,時間也更為充分,外出觀摩學習機會也多了起來,這期間,他在書道上,真的是如魚得水,如沐春風,不僅注重對碑帖的臨習和研究,同時更側重于對書法學方面的專攻與探索。在其豐厚學養的滋潤下,祥德先生書藝日臻精進,將其近半個世紀在書道上一路積蓄的潛能與才華,借一管柔毫盡情地傾瀉揮灑,以那強烈的節奏和優美旋律,折沖震蕩,一瀉千里———將其中原爽朗雄強的風骨,“大丈夫”的氣概,赫赫躍然紙上,揚威于江南書壇,自然贏得一片贊嘆感喟之聲。 放眼這洋洋灑灑的百余米長的書法作品展帶,多是祥德近年來到南京一邊教學,一邊創作的新品佳作,移步換景,滿目彩霞,氣象萬千。真的如《書譜》所云:“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姿,鸞舞蛇驚之態,絕崖退峰之勢,臨危據槁之形,或重若奔云,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縱觀其書展處處洋溢著書家游弋于線性的千變萬化之間那心手雙暢之樂,伴著那有節奏有束放控制地狂瀉頓挫,把書家那滿腔的豪情,心靈的波瀾,濃墨重彩地盡情揮灑———以鼓蕩起觀者的心扉與靈性,碰撞出思接千載,情牽萬里的遐思與頓悟,陶冶著情操,向往著美好……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