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奈 印象·日出
印象派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藝術流派,19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其影響遍及歐洲,并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國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馬奈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其次還有雷諾阿,莫奈,畢沙羅,德加等。如果說莫奈和雷諾阿更注重色彩的調和,那么德加便注重的便是空間感與物象的素描性。
“印象派“這個名詞最初和“哥特式”、“巴洛克”一樣是具有是貶義的,是當時那些批評家在你看完莫奈的《日出·印象》后對這些他們認為還沒創作完的畫的諷刺。認為這只是給人一個印象而已,并不如古典繪畫那樣另人尋味,那么富有魅力。他們不能接受這種由許許多多雜亂無章的點組成的繪畫,他們認為印象派不僅在繪畫手法上不合規范,而且所選擇的“母題”也不是“如畫”的一角。他們質疑馬奈陽臺上的淑女的畫法,認為人的鼻子不可能是扁平的,而事實上,在強烈的陽光下,人的鼻子確實是扁平的,還有可能是一些光斑。畢沙羅的意大利的林蔭大道上對人的處理方式也引起了爭議。“難道我在那樣的光線下就失去了雙腳嗎?”的確,印象派更注重七彩光譜下眼睛所看到的那一片明亮的混合色,并非如古典主義繪畫那樣,把物體一個一個孤立起來看。
后來印象派才慢慢被世人所接受,他們明白了原來印象派的畫是需要退后幾碼看,才能看到精髓的。正如《藝術與錯覺》中所提到的,提香早期的畫很精彩,不論近看或遠觀都是非常杰出的作品,然而后期的作品近看卻很粗糙,是一些雜亂的筆觸,但是退遠后,是另一壯觀的景象,人們發現那副近看筆觸雜亂的作品,遠觀比前期的作品來的更有力,更耐人尋味。
或許這就是印象派的魅力所在吧,這一藝術流派不僅在很大程度上給了那些評論家一個重重的打擊,還推動了當時的藝術發展與觀念的改革,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