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9
當走進中國美術館,楊佴旻個人巡回展大廳,就被他諸多的靜物繪畫所吸引,按照時下時髦的字眼形容“吸住了眼球”,有一種“色、香、味”俱全的感官效果!
畫靜物,需要很強的繪畫功底。前者,已有諸多大師級畫家。敢用靜物表現繪畫形式,其實本身就是對畫家自身的挑戰。不難看出,畫家對繪畫技巧、用色、構圖,都具有自己的獨特體系。
那張“寂靜的天”,構圖就十分有趣,畫面中的花瓶幾乎從它的“小宇宙”中掉出,這樣就有了畫面的懸念,使我聯想到美國電影導演大師希區柯克懸念電影中的某些鏡頭。就是那般緊緊抓住觀眾的心,懸念高高懸掛,內在的緊張度,迫使你割舍不下。猶如女子對時裝的敏感,見了漂亮衣服,沒買。揪心揪肺,夜不成眠,第二天一定要沖進店里把它買回,懸掛在自己的衣櫥里,心里才踏實。好的藝術總是有此類感覺,要去回味它、思考它、甚至把玩它,高級的藝術亦是如此,無疑是相通的。
展出的靜物中,時時給觀賞者一種特殊的解讀方式,尤其是在當下如此浮躁的現實中,畫面呈現出一種近乎于中世紀“宗教”式的寧靜,如有人選擇這類作品懸掛在家中的客廳或臥室,在一天塵土飛揚、雜亂無章的奔波后,凝視此類靜物;靜謐、安詳,定有塵埃落定之感。雖然生活中不免爾虞我詐,觀賞那些靜物——“玫瑰”、“廚房”、“花與果”、“百合”會感慨于:生活依然是美好的。從這些繪畫中透視出藝術家內心的溫馨,他用他的藝術,溫暖著熱愛藝術的心。
再定睛看去,會從細節中巧妙地發現畫家的筆觸一筆一筆如此生機盎然,花草間一種生命力的勃動。如畫家的成名之作“白菊花”,明明是幽幽的藍,卻取名為“白菊花”,這就令人尋味了。現實中的白菊花,如此常見,解讀密碼有限;繪畫中的“白菊花”升華為藝術的境界,具有了色彩的神秘,那灰與含蓄的藍,幾乎帶你進入一種夢鄉,在夢中去解讀它的密碼,加劇了神秘感,這就是誰也無法取代的藝術含量!
如“冷光”,真的很冷,“冷”到了超理性,但那雅致的鵝黃,似乎又有了一種溫情、愜意。此畫的布局結構也頗講究,立體、明暗跌宕,冷里含有儒雅之感;如此風度翩翩的繪畫,掛在臥室里,夜晚,無疑是不會做噩夢的!
當然,這,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也是本人的嬉語吧。
再走入畫家風景繪畫領域中,又有了另一番氣勢;色彩在空中顫抖,似乎有了一種德彪西印象派式的音樂感,如“以莫奈作品為藍本的風景”、“窗前的雞冠花”、色彩如此飄忽不定,忽閃忽現;“假日”,色彩這般撲朔迷離,溫暖的混合過渡點彩,飄逸而放松;“春色滿園”斑斕而不炫耀,很大桌面上的“秀色可餐”,看上去很是舒適自在,真是抓住了題目的靈魂,彷佛你也在畫面里來了一個春天的“假日”。
畫家調色的分寸感掌握得極好,這是需要功力的,不是一日兩日就能熏陶出來的。從楊佴旻的學術文章里也可讀出他對繪畫理念的技術性要求很高,審美取向要求也更嚴格;從形式到內容都得絲絲入扣,彼此關聯,而不是沒有張力的涂鴉。繪畫本身就有一種思考,用顏色的思考。好的繪畫定會使觀賞者不得不駐步思忖,為什么要如此?它,表現著什么?它,傳遞著什么?一張好畫,一定有著它獨特的吸引力,被它感動著。
也許,每一個觀賞者都有自己的審美趣向,但高級的藝術有著共通的效應,那就是經得起時間的打磨。
“藍天”這幅畫,山坡上的白云,固定不動,仿佛空氣凝固了,很超現實,但它的確來自于畫家對自然界觀察的省視,那花草多么逍遙放肆地拔地而起!它,好像與固定的白云處于一種反動狀態,可畫面是和諧的、彼此在呼喚著什么,真的,很美好!
“天高云淡”也有那種感覺,呼喚?期待?那半掩的窗戶,外面的世界是天邊還是綿綿不斷的山巒都不重要,它,是一種想象,這就夠了。而“天邊的云”明明那云朵,就近在咫尺,似乎伸手可觸;畫面的云,幾乎要“奪窗而入”,半掩的窗戶又是一種虛無,內外的藍盈盈,真是好夢幻。這就是佴旻畫的魅力,真實、虛幻、夢境、現實、是,又都不是。沒有界定,只剩藝術本身。
在這里,我要特意提一筆,“長城”這幅畫是那么的與眾不同,他把這個題材處理成了“田園詩”,沒有爭霸之感,沒有抑郁的象征,沒有瘋狂的戰爭。如陽光下的家園,那紫色的長城,淡藍的天空配上翻滾的白云,猶如女性鐘愛的紫色項鏈,欣賞著平凡而和平的日子。
太行山組畫,我以為是這次畫家巡回展的高光點。畫家與太行山有著相濡與沫的關系,自然畫起來就格外地得心應手了,在他筆下對太行山有著獨到的見解,那山不是山,那水不是水,是生命的再現;是畫家與它的對話,幾乎是一個虛擬的人物;是畫家對這一方水土的個性理解;它,又是山,又是水;畫家用他手下的筆,重新再現了他心目中的太行山。那山巒,那流水,那天空,都是藝術的重現。畫面與以往的風景畫格局截然不同,氣勢磅礴,相當強勢,他筆下的山,接著古老文明的地氣,山轉水也轉,綿綿流長,但又極具表現主義,我最大的感受是楊佴旻的“山”很人性化。我敢說,畫家畫這一組畫時心情愉悅,找到了一種長期思考后的表達形式,畫面呈現出一種歌唱性,畫面雖比以往龐大,卻順勢而上、順勢而下,色彩飄逸飛翔,好象太行山在歌唱,沒有一絲的抱怨,那山,真的在躍躍欲試地舞蹈呢。
以往,與畫家本人的接觸,發現畫家本身內心溫暖卻極具性格,內斂又有方向性,追求的目標決不放棄,猶如他的詩,細膩卻不乏野性,真是畫如其人呀。可謂,藝術真有它自己的性格。
最后,我要特意享受一下“周末”這幅畫。它,讓我久久駐步。在畫中流連忘返。畫面的憂郁性,深深觸動了女性的某一根神經。它,是一幅純裸體,卻很純凈,那畫面從天而降的“圣水”,沐浴著周末的晨曦,具有如此大的想象空間。感謝上蒼,創造了人間尤物——女性軀體之美,在畫家筆下表達得美輪美奐。
“周末”堪稱畫家的杰作,那筆觸行云流水般地表現出了周末懶散的詩意,性感卻不流俗,畫面上那個掩面躺臥的女子,身體曲線優雅之極,畫家一筆到位,十分流暢,明暗關系處理得當,似乎都能感受到女性肌膚的彈性,那微妙的一筆藍,真是神來之筆。我發現畫家很會使用粉色,在他大批的繪畫作品中都用到了粉色,恰到好處,粉的溫潤,讓畫面十分“養眼”。一些大師都有使用顏色的獨到之處,著名的夏加爾“藍”,中國的尚陽“黃”。那么,
在楊佴旻的繪畫中可堪稱:楊佴旻“粉”吧。尤其在“周末”這幅作品里,那一抹淡粉,“彈”出了女性軀體的豐潤,妙不可言,真是畫龍點睛之筆呀!但那大片黑色與流淌的灰白色,襯托出一種不可言傳的憂郁感,頗耐人尋味,會使人浮想聯翩。
幸好人類發明了藝術,古往今來有一批偉大的藝術家,裝點得生活才不至于那么乏味,讓喜愛藝術的人才如此流連忘返,如醉如癡,為自己的生活又增添了一個美麗的音符。
2013年6月29號 柏林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