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3
《煬帝夜游圖》
將于12月16日在北京國貿三期大廈舉辦首拍的北京盈時拍賣公司透露,由日本帝室博物館舊藏的我國元代名畫《煬帝夜游圖》將現(xiàn)身北京拍場。消息一出,備受關注。
《煬帝夜游圖》是我國著名的元代名作,立軸,設色絹本,196×103厘米。作品以寫實的筆法,細致入微地描繪了隋煬帝夜游西苑之奢華情景,真實地反映了帝王享樂的生活。在畫面上,隋煬帝居于畫面右側中心位置,主體突出,情貌安詳,儀表雍容,身旁隨侍甚眾,一片歌舞升平。從構圖看,其人物和樓臺、樹木等背景處理得疏密有致,緊密而不失疏朗,層次展現(xiàn)得十分生動自然,尤其是礦物質顏料的使用,歷盡數(shù)百年依舊滿紙燦爛。
《煬帝夜游圖》原系日本帝室博物館舊藏,至今附有日本帝室博物館的原簽。1928年它參加了在日本東京美術館舉辦的“唐宋元明名畫大展”。曾經(jīng)為日本著名收藏家西脅濟三郎收藏,后回流歸國。
《煬帝夜游圖》曾十余次著錄于日本重要的美術文獻,如《唐宋元明名畫大觀》(昭和四年1929年,日本大冢巧藝社印行)、《日本畫大成:支那畫》(昭和八年十二月十五日1933年東方書院出版)、《支那名畫寶鑒》(昭和十一年十月十五日1936年大冢巧藝社出版) 、《日本現(xiàn)在支那名畫目錄》(昭和十三年1938大冢巧藝社出版)等;數(shù)十次著錄于中文美術文獻,如鄭振鐸輯《域外所藏中國古畫集》(1947年,上海出版公司出版)、《唐宋元明名畫大觀》(1976年,臺北成文出版社出版)、《中國歷代畫目大典 遼至元代卷》等(2002年5月,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選集(四)》(2011年10月,保利藝術博物館)。其中,據(jù)《中國歷代畫目大典》所載,認為《煬帝夜游圖》是元代著名畫家任仁發(fā)所繪。目前學術界對此尚未有定論。
任仁發(fā)(1255~1327),元代畫家、水利家。字子明,一字子垚,號月山道人,松江(今屬上海)人。宋咸淳三年(1267)舉人,入元官都水庸田副使。其生平經(jīng)歷始見于1953年上海青浦縣出土的元代文物之任仁發(fā)墓志。據(jù)考,該墓志長90.5厘米,寬49厘米,石質。文共11行,行19格,今藏于上海博物館。雖已字跡剝蝕漫漶,但已使吾輩管窺此元代畫家生平。
據(jù)史料,任仁發(fā)為元代杰出者,其人雖究心水利,學擅專門,卻亦工書法,長繪畫,善畫人物、花鳥,尤長于畫馬。“嘗奉旨畫渥洼天馬圖其熙春天馬二圖,仁宗詔藏秘監(jiān)”。后世認為“其工力足與趙孟頫相敵”。“用筆逼龍眠”、“法備而神完”,在當時享有盛譽。
《煬帝夜游圖》系我國傳統(tǒng)的“記游”類題材。自古以來,“記游”是中國畫傳統(tǒng)表現(xiàn)主題之一。自隋初展子虔以《游春圖》(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傳世以來,“記游”題材成為中國古典書畫的重要表現(xiàn)主題。唐代著名畫家張萱所作《虢國夫人游春圖》(一傳周昉)(現(xiàn)藏遼寧省博物館)、宋代著名畫家馬麟所作《秉燭夜游圖》(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直至近代張大千、傅抱石等畫界名流亦喜繪“記游”圖傳世等佳話,亦為世人津津樂道。
此外,《煬帝夜游圖》在今年由遼寧省博物館、山東省博物館、保利藝術博物館聯(lián)合舉辦的“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四)”中亮相,其舊函原裝原裱,亦令人稱羨。
注: 本站發(fā)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wǎng)”文章均來自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