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8
吳湖帆臨《富春山居圖》殘卷
今年,分隔了361年的《富春山居圖》首次在臺北故宮“團圓”,在同一個展柜中合璧展出。下周,這幅名作的臨本——吳湖帆臨《富春山居圖》將亮相翰海秋拍現場。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大家黃公望為摯友無用師所繪。后幾經輾轉到明朝末年,傳至收藏家吳洪裕手中,他癡迷到決定死前焚圖殉葬,是其侄子火中取畫,才救下這幅絕世佳品。結果,本由8張畫紙連成、全長848厘米的作品,變成一長一短兩段。前段較短,因畫中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定名為《剩山圖》,流落民間;后段畫幅較長,現通稱為《無用師卷》,后被清廷收藏。
當年,為避日軍戰火浩劫,《無用師卷》被列入當年故宮文物南遷名錄,后輾轉至臺灣,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而《剩山圖》于1938年,被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為重要的書畫家與鑒藏家之一的吳湖帆收藏。
“由于鐘情于此,吳湖帆在1954年創作了這幅臨《富春山居圖》,據款識可知,此圖前段臨《剩山圖》真本,后段據《無用師卷》影本臨成,全圖長達7米,以移步換形的視角完整展現富春江四季全景?!焙埠E馁u有關負責人介紹,后來,作者將《剩山圖》捐贈給浙江省博物館(微博)永久收藏。
除了創作經歷曲折,這幅臨本的技法也堪稱一流。專家介紹,在20世紀30年代,即有“南吳北張”之說,吳湖帆的畫價最高時達寸金一尺。“這幅畫更是作為吳湖帆山水巨制代表名篇,曾多次出版?!?/P>
包括這幅力作在內,翰海本季拍賣會共推出25個專場3400余件拍品,總估價15億元。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