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增友先生作品《靜荷物語圖》
賞讀到《西部成功書畫家》刊載金增友教授的《靜荷物語圖》等作品時,筆者腦海里縈回的是一句句古人歌詠荷塘、美人的詞句,“長愛碧欄干影,芙蓉秋水開時”,“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畫家作品中,兼具工筆精微雕琢和寫意情寄無盡的畫語承載,色調冷暖對比且斑斕諧和,富于辨證意味的調和敷彩,及融匯古典人文氣息和現代裝飾意味的畫面構成綜合呈現,往往又能帶給我們彰顯現代審美意識的詩情盎然新境界。
金增友先生畫作《荷塘月色》
譬如金增友教授筆下《靜荷物語圖》一作,畫面所取之景顯然是水草葳蕤、殘荷婆娑、繁花謝落、蓮蓬漸實的荷塘初秋景象,暑熱還未散去,水上草木綿延的荷塘天地間,一位水鄉少女正駕著一葉小舟,穿過哪接天蓮葉、田田荷叢,施施然清唱著漁歌而來。從畫家的筆墨特征來看,有對秋天殘荷零落、圓葉曲卷等物象細節的工質筆線勾勒,及翠黃相間、敷色雜陳的斑斕填彩。也有水墨渲染的幽邃荷塘深景的營造,筆線曲折、交合錯疊帶來草木蔥郁的無盡遐想。當然其最突出的兼具工寫交融呈現,還是其在荷葉脈絡、人物衣褶等方面的形廓勾勒勾勒,反映客觀情態的線跡墨痕、設色賦彩本身的形與神統一。這在表達物象客觀情狀、生理特征的同時,也更見其對“殘紅半破蓮”似的初秋殘塘神意的筆韻把握,而這也正是其繪畫中“形俱而神生”傳統審美繼承和個性踐行體現。
金增友先生作品《遠秋》
當然金增友教授繪畫中突出的個性風采,還在于其高度契合物象客觀自然的色彩運用,及其展現給我們極具現代感的“大巧不工”裝飾視覺沖擊力。譬如對初秋時節蓮塘景象的寫實賦彩,原本“無窮碧”“別樣紅”的花葉單一色彩,在秋風秋雨的沖刷,時光的醞釀中,逐漸呈現出絢爛多彩的豐饒樣貌來。而這種對客觀自然色彩語言的寫實表達,也在畫家“大工不雕”式的裝飾直呈傾訴中,帶來返璞歸真“天然雕飾”的美學內蘊來。
再從這幅《靜荷物語圖》來看,畫家荷塘草木之背景映襯與靜怡、婉約、青春少女之間的圖畫構成,顯然又蘊含著起興寄寓、轉承烘托的布構之韻和詩性之質。其繁復層疊、穿插橫斜的圓葉、勁莖、潔花、蓮實荷田之間,又見一衣著清涼且鮮明采荷而歸的少女,如若從古人的詩句中走出的一般。其螓首蛾眉、云鬢花顏,玉手纖纖、膚如凝脂的青春靚麗,其抱膝而坐、裙擺灑逸,“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嫻靜美好,與這靜謐的初秋傍晚荷塘世界相得益彰。疏密、動靜、虛實之布,人與這方荷塘自然共同構織的和諧畫圖,也不禁給觀者帶來無盡的浪漫想象,是王維歌詠的“蓮動下漁舟”,是王昌齡低吟的“聞歌始覺有人來”,亦或是歐陽修筆下的“花底忽聞敲兩槳。逡巡女伴來尋訪。”……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馮宜玉)
金增友先生作品《花好月圓》
畫家簡介:金增友 1963年出生于山東臨清。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山東聊城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被國家人事部授予“中國畫杰出人才”稱號,2008年被評為中國當代畫壇六零后六十杰,兩次被評為當代中國藝術市場最具收藏潛力的畫家。
金增友先生作品《憑欄聽荷》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