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成功美術館館藏任煥斌先生作品《山崖禪韻圖》
心性,在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中,是一個被屢屢提及的問題;明心見性,簡言之就是知道自己的內心,看見自己的本性。引申至美術創作也是有相同的道理,畫家通過美術創作的方式來實現悟,達到創作開悟的畫家,會在創作中看見自己的真心與真性。寫意,指藝術家超脫于藝術形象本身的外在逼真性,而強調其內在精神實質表現力的繪畫方法;寫是用筆,意為造境。任煥斌先生在人物畫作品中十分強調心性和寫意的表達;畫家以流暢的筆觸與禪意的風韻,展現著一個文人畫家把自然山水當做“得之以隱”“居之以修身”的文化道場。“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歟!”連老莊都要在山林中陶冶情操,那么,仁者樂山,智者喜水,自然成為文人雅士尋求心靈寄托的必然。
成功美術館館藏任煥斌先生作品《高山秋意禪》
《柳石韻禪圖》可謂心如柳枝隨風舞,又似頑石堅如磐,動靜之間取舍自如,禪宗由“明心見性”而見到“本來面目”,算是悟了。但本來面目無面目相,這個新視域因思想未曾思而不識,由于思的清凈純粹而不能言說,形成不了關于面目的描述。因此對“本來面目”的認識注定要有身心貼近的親證,在大自然柳樹的搖曳里、在天地間巨石的聳立中、在得自在任天真間自我觀照,機緣成熟時能看到本來的“如是相”,這既是參禪悟道的自修,也是人生基石的筑就?!陡呱叫薅U圖》萬仞高山——有坐而悟禪者,止觀到自己本真的率性,有持杖而來者,則是體察自己的真性;兩者都是禪宗修止觀而悟道的高士。山峰高聳無涯,人則猶如芥子,納須彌于芥子的寓意不言而喻?!队纳叫薅U圖》是幽谷小溪,必須先得開示,樹木小草,終見不生不滅。中國畫不是用來進行物理觀照的,而是用來整體體驗的,讓作者和觀眾融入其中而獲得生命感悟。
成功美術館館藏任煥斌先生作品《聚友圖》
水墨的視覺形式既要見筆,但又不能消解水墨的趣味。保留在紙上的,應該是一種持之以恒,一種無形之形、無境之境的過程,如何把我們自身的優秀傳統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如何進行藝術創作,是真實生命體驗的深度表達,天地人合一的深刻思考,從而體會到值得深思的人文精神。《山崖修禪圖》《山崖禪韻圖》將人置身于大自然的懷抱里,諦聽山間風過,默悟水流潺潺;關鍵并不在山水中,而在“意”。中國畫尤其是文人畫,在于它內在的統一和整體,在于通過山水來表現抽象的“道”,“道”是永恒的真實,它是具象和抽象形式的統一,是離真實和真理最近的整體。正如石濤所說的“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里放出光明”;畫家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追求一種“渾沌”的境界,一種無差別的天地人境界。墨趣、妙趣、天趣,渾然成一體,盎然在畫中;筆愈簡,而境愈深矣。
成功美術館館藏任煥斌先生作品《幽山修禪圖》
《悟禪圖》看著是茂密的,實則是簡淡的。以大筆疾寫巨石林木,順手折帶出變化,繁繁數十筆,山石的粗糲質感、林木的風動搖曳直逼視野;一紅衣羅漢,抱杖蹲坐,情態欣然。畫家不去濃墨重寫悟道者,而是“刪繁就簡三秋樹”,獨得自然疏闊之妙?!豆艠鋮⒍U心靜佛》一樹欲倒,他樹挺立,白袍參禪者坐于倒樹間隙,雙手相交,目視前方,無悲無喜,放眼云外,氣定神閑又仿佛蔚然深秀,洞察天機?!毒塾褕D》四人神態各異,背相不同,奇峰疊翠,白云彌漫,猶如商山四皓,是理想人格和精神抱負的寄托。《高山秋意禪》在山石間、秋色里,風起人靜、臨淵而思……
成功美術館館藏任煥斌先生作品《山崖修禪圖》
任煥斌先生是文人,也喜歡在畫里畫文人;禪意與道家思想的融入,形成了他中國畫的至高境界,畫境中的禪意流露,不正是來源于畫家內在的明心見性、清凈灑脫!
成功美術館館藏任煥斌先生作品《悟禪圖》
(文\成功美術館書畫藝術評論員 金石開)
畫家簡介:任煥斌,男,1958年2月生于吉林省通化市。1973年考入吉林省藝術學校美術系。1977年任職于吉林省歷史博物館。1979年考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藝術系。1983年任職于陜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至今任職于西安美術學院,現為西安美術學院工藝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壁畫學會理事、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工藝美術委員會委員、陜西美術家協會設計藝委會副主任。
成功美術館館藏任煥斌先生作品《高山修禪圖》
成功美術館館藏任煥斌先生作品《柳石韻禪圖》
成功美術館館藏任煥斌先生作品《古樹參禪心靜佛》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