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就是社會的痛感神經,直面真實的痛感神經。假如沒有敏感神經,蟲牙不痛不癢就會爛掉,直至整個牙床潰敗。
藝術家不能不求真實。藝術家就是社會的痛感神經,直面真實的痛感神經。假如沒有敏感神經,蟲牙不痛不癢就會爛掉,直至整個牙床潰敗。
無論是當紅畫家的“玩世”與“波普”,還是新生代藝術家的玄幻與虛擬,都是在逃避,逃避真實。我們的畫家,不復有敏感與疼痛,也就不復有震撼,不復有反思,他們嫻熟地玩弄筆法,一幅幅復制符合市場口味的符號化作品,一麻袋一麻袋地收錢。
由此,劉小東這樣直面真實的畫家就有了特別價值。
這是個應該出《人間喜劇》的時代,我們卻出不來巴爾扎克;這是個應該出《百年孤獨》的時代,我們卻還沒有馬爾克斯。
同樣,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雖屢創新高,又有幾件提出了沉重的時代命題?
真實是簡單的,是赤裸裸的。越簡單、越赤裸裸的越有力量。
熱衷畫“裸山系列”的云南藝術家羅建華提問,人們為什么一到云南就去版納,去大理麗江,去騰沖,而不愿去昭通?因為人們都喜歡追求甜美的東西。昭通的壯烈、嚴酷是人們刻意回避的,因為它帶來痛苦。我問他為什么要畫裸山系列,他說因為它們代表了人類與自然的糾結與痛苦。
羅說,假如你畫畫時心里想著張老板、李老板,想著能賣多少錢,你肯定畫不好。劉小東同樣說過,“今天富起來,有的人腦子全被錢給洗干凈了”。畫畫就是到自然面前,與她面對面地交流。所以羅建華佩服劉小東這樣還在用勤勞去寫生的藝術家。
劉小東所以成為畫界一個現象,一是簡單直白,越簡單越有力量;二是實地寫生,田野調查;三是有堅持,不走潮流。第二點尤其值得新生代畫家參考。
看劉小東的作畫紀錄片,我就想這個拿著相機、皺著眉頭滿世界亂轉的男人在干什么。原來他在做社會學的田野調查。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是田野調查的結果。鄧小平“文革”下放江西也是在做田野調查,那段經歷對“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改革方針有重大影響。臺灣首富王永慶少年時賣米,能統計出誰家的米缸快沒米了,他比那家主婦更知道他們家的實情。劉小東就是用勤勞的雙腿和藝術家的直覺在做田野調查。這是接近真實最好的方式。
“任何時代的藝術家都跟這個時代有關系。藝術家介于媒體工作者和思想家之間。社會上發生一些事情的時候,你們媒體可能是第一個沖到現場的,這是你們的工作。藝術家可能是稍后的,他不用第一時間出現在第一現場,他通過回味一點點地呈現,……用藝術去凝固這件事”(劉小東)。阿城說劉小東,“每到一個地方就能很快抓住那個地方的質感,這就是一種藝術家身上的動物性——直覺”。
2008年劉小東在甘肅天水混跡于馬販子中,之前是與三峽民工,之后是與新疆采玉工打成一片——他說他喜歡勞動的人。因為這些人真實不裝。
穿透表象,凝固真實,需要勤勞、直覺,還需要一定的社會學想象力。在劉小東的《易馬圖》上,有“共產黨宣言”、“控制論”、“熵”、“詩經”等字樣。我靠,這哥們在干嗎呢。我只能說,他在做社會學研究,用畫筆、用汗水。
生命力永遠是生活的主題?!澳闱菩≈?,瞧這大屌,他一脫衣服,他的生命力是掩蓋不住的。就像樹一樣自由生長?!眲⑿|喜歡畫掄大錘的民工,雖然他們不知道更大范圍的悲哀,但他們特有生命力。這賦予他的油畫飽滿、激情和青春。
在甘肅,劉與馬販子席地而坐,販子告訴他:“馬,是有靈魂的?!比怏w與靈魂,人類與動物,這是他的主題。他的為人就一個詞:“簡單”。交朋友最看重也是誠實。誠實就是讓生活簡單的最好辦法。誠實也是一種力量。
“劉小東突然把他生猛的作品朝我們扔過來,生活在他筆下就好像一坨屎,真實極了”(陳丹青)。
畫筆是劉小東的救贖之道,解脫痛苦的唯一方式就是表達。
劉小東把自己扔進中國現實,痛其痛,爽其爽,無奈其無奈。但他絕不嘰嘰歪歪,做文藝青年狀。“我只是跟著這個社會一起糾結,一起想不通,于是奔赴現場。”他不逃避,他選擇與時代一起糾結。
艾未未評價劉小東的作品以極大的力量表現“呈現出一個國家的傷口和一個藝術家的無言的立場”。他對于時代的變遷陣痛如此敏感,拋卻形式的浮華與宏大的敘事,將個體的真實與時代的荒謬緊密銜接,每一個普通人物在他的作品中都不同程度地形成對生命的深意凝視。
雖身價暴漲,他仍舊等閑視之,潛心作畫。他經常說,“畫畫和生命過程一樣是個‘熬’字”。
劉小東無奈時感慨該干點什么就干點什么得了。“我哥就心情特好,做點小買賣,在單位也上班。他的心情好是天生的,天生就樂哈哈的,我挺羨慕這樣的人。他就在一個小地方生活,他只要活得比別人好一點就高興得要命了。”事實上,把自己扔到現實人群中,不只是收獲焦慮,有時是獲得一種坦然?!昂枚啾划嫷娜耍还馨阉嫵墒裁礃幼铀几吒吲d興就走了,我喜歡這樣的人?!?/div>
畫筆是劉小東的救贖之道。解脫痛苦的唯一方式就是表達。藝術家和文人一樣,自由慣了,既不受命,也不能令,“這么多人焦慮社會的發展,很多知識分子的很多言談似乎都在想參與到改變這個社會的進程里,但是真的到實踐中去的時候,你發現你還沒有一個村長有力量改變這個世界”。其實文化人的使命就是找到問題,找到痛苦的根源。解決方案讓政治家和經濟學家去想吧。
“你他媽能不能活得更像你自己,找到你血液里向往那種狀態,別活得像別人?!眲⑿|說,到一定年齡就特別向往北魏的雕像,與年輕時看的大衛呀羅馬雕像完全不是一個趣味了。
“人到40多歲就擔當了社會的主要責任了,大到社會,小到家庭,都躲不開了。我也是這個年齡,這個年齡應該學會減法,再不減法會承擔不住了。”
要直面真實,又不被真實擊垮,必須有解脫之道。劉小東喜歡打打拳,羅建華喜歡做做菜,生活觀還是健康的積極的,向往美好的、有生命力的東西,否則早被擊垮了。一位做深度調查的記者朋友稱,這些年要不是憑內心的信念,早就被壓垮了。
找到這個時代的正反命題,須下到現實的最底層,直面真實。
在新浪微博你就憂國憂民,在騰訊微博你就happy,在天涯論壇就天天看著要鬧事……花亂漸欲迷人眼,真實往往被紛繁世相所遮蔽——請問,你的現實在第幾層(現實生活中的盜夢空間)?
通常,我們如此沉迷于人類制造的擬態環境,以至都不想面對硬邦邦的現實。
這個時代有真相也有假象,看似假象背后有真相,貌似真相背后是假象。
——你不能不相信這個時代,又不能不對一切持有懷疑。
這個時代有正題與反題:西方穩定論(所謂歷史的終結)與西方衰退論,全球化與本土化,普世價值與中國模式,城市競爭力與幸福指數,階層高級化與階層板結,成功主義與慢生活,主流媒體與新媒體,愛情永恒與婚姻速配……
我們糾結在時代的正題與反題之間。找到這個時代的正反命題,須潛到現實的最底層,趕赴現場,直面真實,體驗糾結。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