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美術館·張守堂人物作品
文/安小朵
人們通常理解的藝術應該是溫馨、愉悅、優美的,而當我們面對張守堂的作品,感受到更多的卻是沉重與神圣、悲壯與崇高。由于他生活在東北沈陽,他的創作多取材于沈陽城市周邊的人物,在審美取向上傾向于現實的主題,從多角度、多層次構成現實生活中人們真實的生命主題。
現代人物畫的表現與人的生存環境是分不開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城市環境與農村有很大差別,南方和北方也有很大不同。張守堂的人物畫是在寫生中經常是受到環境的感染而產生激情創作的,他說:“生活中的人物感動了你,你用自己的筆墨把它表現出來,這樣的作品才能感動欣賞者,很多時候我的人物畫創作就是被生活中的這樣一群人感動著”。
成功美術館·張守堂人物作品
豐富的人生閱歷給予了張守堂豐厚的生活積累與生活體驗,博大的中原文化造就了他純樸執著的人格特征,也造就了他藝術創作中質樸、沉厚、堅忍的藝術特質。他的作品總是以寫實展現在觀眾面前,以寫實的筆墨風格塑造真實的圖象、真實的生活感受。所以,他的作品關注社會普通人群的生存狀態,表達一種崇高的精神力量。畫面中人物滄桑的面孔,飽含期望的眼神,以及因勞動而沾滿灰塵的服裝。張守堂他對人物如此細微的描寫,對人物精神的展現,顯示出了他對筆墨的駕馭能力。
多年的創作,使得張守堂的視野不斷開闊,在現實生活中也越來越多地發現更為豐富的視覺形象。張守堂堅持深入到現實生活中去,和生活中的普通百姓親密接觸,感受和表現著人物豐富而精彩的生活精神。畫家在生活中發現引人關注的形象和好的題材,并在創作中得以挖掘和拓展,使自己的創作打破了傳統人物畫題材的局限和形色的俗套,使其作品充滿了個性化的視覺形象和強烈的時代精神。張守堂先后受教于解放軍藝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藝術中心中國人物畫工作室,主攻中國人物畫,兼畫山水。這種學院派的刻苦訓練使畫家重視筆墨功力,重視創作方法和創作精神,以及細致入微的手寫心記。在形象塑造中,畫家強調立意要求下的寫自然生氣、凝自然之意而非自然原本,追求比自然對象更具特色的現實化的藝術形象。
張守堂,多年來默默行走在他的藝術世界中,不曾有半點的懈怠。讀書、畫畫是他生活中的重點,低調樸實像極了他筆下的那些勞動百姓。(校對:金石開)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