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體育館里,欣賞了一場讓人感佩萬端的個人交響音樂會。音樂會的演奏者是該校教授周一波先生,而周先生又擔任陜西省政協副主席之職。讓人感佩的是,這位周一波先生竟然在讓筆者驚詫莫名中,用了板胡、二胡、塤、長笛、巴烏、葫蘆絲等10種不同的樂器,在一個陣容齊備的交響樂隊的伴奏下,十分專業地演奏了包括《紅軍哥哥回來了》、《白毛女》在內的9首經典名曲以及他本人創作的交響樂《榆林沙柳》。讓人再生感佩的是,周一波先生還是畫家和書法家,他的大寫意水墨人物畫和行草書法在中國美術館是辦過展覽的。著名評論家邵大箴、劉驍純、水天中們都曾給過高度評價。在音樂會現場,他的數十幅大寫意水墨人物畫和書法作品就作為大型屏幕背景出現,與他的交響音樂相映生輝……這讓筆者簡直感佩萬端!
其實,作為官員而又有文藝才能,本是中國的一個相當優秀的傳統。歷史上以文取士,故官員多寫得一手好文章好書法,乃至畫得一手好畫可謂比比皆是。從漢代蔡邕,東晉顧愷之,唐代閻立本、王維,宋代蘇東坡、黃庭堅、王詵、米芾,元代趙孟頫,以后還有沈周、文征明、董其昌、鄭板橋……不要說官員,連皇帝都有文藝全能者:宋徽宗、李煜書畫皆精,光明朝皇帝入畫史的就有宣宗、憲宗、孝宗和武宗,諸王中能畫的則有包括周定王、周憲王、湘獻王在內的14人。清代康熙、乾隆、慈禧都喜歡繪畫,我就親眼見過康熙皇帝畫的山水畫。20世紀以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代領袖們,仍在上述傳統之中,詩詞書法文章都不錯。但隨著世紀性的科學主義思潮及其國家工業化傾向,各級官員逐漸由工科的人擔任,琴棋書畫的中國文化傳統才在中國的官員系統中逐漸斷代。現在不要說琴棋書畫,光是領導題辭,可看者就不多見了。所以今天,當作為官員的周一波先生展示這種音樂書畫的全方位才氣時,當李嵐清先生展示其篆刻作品時,我們當然會驚詫感佩以致萬端了。
官員懂不懂愛不愛藝術,本是官員自己的事。但如果官員權重位高,又得由他來管理文化藝術的事,他之懂不懂愛不愛藝術,就決不是個人而是有關社會文化事業的大事了。尤其是在中國經濟大發展,GDP己占世界第二,國家又把發展文化當成大事來抓的情況下,如何確定文化發展的方向,如何合理運用數額越來越大的文化撥款,都要求從事文化藝術管理的官員們必須懂藝術。當然,隨著藝術品的收藏、博物館的建設與藝術市場化傾向的突出,藝術品的真偽問題也呈現在藝術管理現實面前。
正是在這種急迫的時代背景下,由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和湖南省文化廳聯合舉辦的“書畫認知與管理”專家會議11月6日至7日,在湖南長沙舉行。會議邀請了來自國內各省及臺灣地區,海外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瑞典等國的專家,共同對書畫認知與管理方面的問題交換了意見。
這次會議涉及的議題很寬。從中國書畫的特征,中國書畫的深層結構,美術規律的把握與公共資源的運用,美術文化的宏觀調控與信息研究,藝術品市場管理與法規建設,到展覽策劃等。會議中還出現一般美術研討會上從未出現過的一些美術管理中的科學技術問題的介紹,如博物館藏品影像數據的采集、管理與運用,書畫科學辨偽、防偽的技術與規范,現代科學分析儀器在書畫真偽鑒別中的運用與評價,藝術品科學備案及中國繪畫顏料年代學研究與鑒識數據庫建設等純科技問題。書畫鑒偽的科技設備與技術方面介紹讓與會者耳目一新。例如繪畫鑒定中運用的“拉曼光譜法”、“紅外光譜法”、“X射線熒光光譜法”以及光學顯微鏡高倍放大鑒別等多種科技手段的鑒別備案方法等。為了配合這種全新的科技鑒別手段的介紹,會議還配合展出了周韶華、于志學和尹毅3位畫家的配有鑒偽備案手段的展覽。
據會議組織者介紹,這次會議就是沖著目前文化藝術管理中亂象叢生的令人擔憂的現狀去。這里既有文化藝術管理者對藝術的“認知”的對藝術原理與本體的懂行與否的問題,又有對藝術鑒定的科技手段的輔助問題。湖南省文化廳準備在最近出臺湖南省藝術品市場管理的地方性法規,更是敢為天下先的治理藝術市場亂象的創舉,值得人們的關注。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