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儼少為當
代中國畫壇卓然翹首的文人畫家,與李可染一起被譽
為“北李南陸”。1926年陸儼少考入無錫專科學校,隨后拜馮超然為師,并與吳湖帆相識,在兩位先生處看到不少歷代名家真跡。抗戰期間他流寓內地,1946年才回歸故鄉。在此之前,先生的作品大部分是對古代傳統的消化和吸收。返鄉途經三峽的經歷,引發了先生的創新意識,這幅《峽江行》描繪的就是先生壯游時的獨到感受。
陸儼少作畫就如同這行云流水,由濃轉淡,由小及大,氣韻貫通。筆墨所致,峭壁森立,古樹攀巖而生,群山綿延,水云接天。起筆并無山川大勢,然先生心中自有章法,虛實變換,剛柔并濟,終成澎湃之勢。順勢一葉扁舟,用筆細潤,豐若蠶繭。如此美妙的景致,是陸儼少堅實生活游歷的提煉。他有一本厚厚的勾稿本,都是
用鋼筆勾畫,線條隨意,畫出山水樹石的形勢結構,有不少還用鋼筆題了款,標明地點和勾稿的時間,甚至皴法也以文字說明。生活中有大氣象,而大師胸中也有大丘壑。先生曾云,畫勢當“山勢連綿,其勢如龍”,“山頭折迭而進”,“筆無虛設,各盡其用”;運筆當“急所應急,慢所應慢,有時振筆疾書,有時輕描淡寫”,“有時從容不迫,云煙落紙,弄筆如彈丸,隨意點染,皆成文章;有時揎拳卷袖,狂叫驚呼,下筆如急風驟雨,頃刻立就”,“未放先收,欲倒又起,虛實變幻,不可揣測”。為了綜合筆觸,先生又用大塊面的墨跡打破碎散,小開合包括在大開合之間,運勢到了佳境。如此因勢利導,又不疏牽連交迭,縱向可得行云流水之暢,橫向又增跌宕起伏之貌,當真是氣象萬千。而景為抒情,畫的上角,畫者又輔之以詩圣杜甫 “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的詩句,透露出此刻浩茫的心事——昔日杜甫在峽上送別韓十四,今日先生在此又要告別誰呢?
自2000年春季以來
,陸儼少畫作的行情整體上呈上升趨勢。今年春季上拍114件,成交92件,成交率81%,成交額一億零八百多萬。而今秋截止已上拍22件作品,成交19件共兩千多萬,成交率86%,下一步火熱的行情可以預期。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