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北京保利古代書畫夜場中,一直備受藏家矚目的元代王振鵬《江山勝覽圖》經過幾番競價最終以1.012億元成交,成為今年秋季全球首件成交價過億元的中國藝術品。
這件描繪浙江東部山川景色與人文景觀的全景式巨制,足以與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相媲美。全卷依次繪天臺、甌江(永嘉)、江心寺(圣壽禪寺)、瑞安、寶壇寺等,各段之間以山石、林木作為過渡,變化萬端而又巧妙自然。卷中景色與人物描繪精細,規模宏大。此卷著錄于《石渠寶笈續編》、《石渠隨筆》卷四,卷首尾共鈐乾隆、嘉慶、宣統藏印十方。值得一提的是,《江山勝覽圖》也是比利時尤倫斯男爵的藏品,此卷億元成交標志著北京保利與尤倫斯歷時四年的合作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通過1.012億元的成交價和今年全球首件過億元的中國藝術品這兩個方面,再次證明北京保利的古代書畫有著相當的實力,也說明王振鵬《江山勝覽圖》的藝術史價值在市場得到了認可。但是對于處在“書畫億元時代”的藝術市場,相對于2011年和2010年而言,這件被稱為“人間又見上河圖”的巨作顯然應該以更高的價格成交。
“書畫億元時代”是中國藝術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令無數業內人士為之振奮。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標志著一個時代的開始。這個時代是中國書畫以其自身藝術價值在市場得以提升的體現,也是中國收藏家整體認知能力和收藏實力的提高,更是藝術市場引來資本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收藏形態。同時,也表示著藝術市場進入又一個繁榮時期。如果我們回顧自2009年以來的藝術市場,完全可以在許多市場現象中得到印證。
藝術市場是宏觀經濟的一部分并受其影響,2008年底國家推行的一系列經濟政策直接導致了經濟的變化,藝術市場得到了許多資本的關注,購買力增大,這是“書畫億元時代”的主要背景。在產生的一系列億元書畫作品中,例如,吳彬《十八應真》1.6億元、曾鞏《局事帖》1億元、黃庭堅《砥柱銘》4.3億元、王蒙《稚川移居圖》4億元等都是流傳有序的名家精品,具有“真、精、希”的特點。市場對于此類的拍品始終給予極大的關注和肯定,無論有著怎樣的變化,其價值必定得到市場相應的體現。
今年秋季的中國藝術市場因為受到宏觀經濟的影響,表現出一定的下滑趨勢。從目前各大公司公布的成交數據看,較之春季和去年秋季,形勢不容樂觀。在這種市場背景下,往往是考驗藝術品的真正價值的時候。因為,市場趨冷的時候,買家更是持謹慎態度,甚至以挑剔的眼光看待拍品。這種與市場火爆時期的“非理性繁榮”相反的理性氛圍,使拍賣場上的藝術品如果不具備“真、精、希”的特點,其結果就是罕人問津。《江山勝覽圖》的億元成交,并非一般意義上的逆市獨秀,而是在當下嚴峻的市場環境中,那些真正流傳有緒并具有重要藝術史價值的精品應該表現出的一種現象。
無論從收藏或投資的角度,像《江山勝覽圖》這樣的作品都是最佳選擇。在風云變幻的藝術市場,只有正確的認識藝術品的價值,將其納入藝術史的視野評估,確認相應的價格,才可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如果對古今中外很多杰出的收藏家的理念和藏品進行研究,如比利時尤倫斯、美國亞瑟·M。
賽克勒、福瑞爾等,可以顯而易見的明白這一點。可以肯定地說,古代書畫的價值仍被極大的低估,作為承載中國傳統文化重要載體的古代書畫在市場中必定會逐步實現價值與價格的相合而不是偏離。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