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十八大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美麗中國·湖北國畫院學術邀請展序
歲在壬辰隆冬,深含癸巳春意。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本著“高端·尊重·價值”的文化理念,成功書畫院組織的“沿著十八大方向奮勇前進——湖北國畫院學術邀請展”在蘭州市博物館拉開帷幕。
一方土地養育一方人。歷史上,荊楚大地上曾涌現出了許多著名人士,如中國古代戲劇鼻祖優孟、愛國詩人屈原、辭賦家宋玉、和平使者王昭君、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畢昇、中國繪畫“江夏派”的創始人吳偉、明朝政治家張居正、書法家米芾,“醫圣”李時珍等先賢名流。今天的荊楚大地,高校院所林立,人文學風濃郁,各行各業人才輩出,作為全國八大美院之一的湖北美術學院,前身為私立武昌藝專,是三大老牌中國美術人才高校之一……在這方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土地上,孕育出的湖北國畫院,是荊楚大地文化藝術蓬勃發展的結晶,也是時代前進中文化藝術作用日益重要的體現。

湖北國畫院是經湖北省編制辦公室批準,由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省級專業畫院。畫院以“傳承·創新·國風·楚韻”為宗旨,基本構成為理事會、創作中心和開發中心三個部分。由著名畫家陳迪和擔任院長,畫院位于武漢市武昌區張之洞路243號,現有辦公面積3000余平方米,院內設有展覽廳、會議廳、閱覽廳、多功能畫室為一體的多功能設施,多名畫家在此進行創作。畫院推行“體制內外并存、年齡長幼并存、地域四方并存”的方針,旨在立足傳統,體研時代,發展創新,目標是培養組建一支優秀的畫家隊伍,打造一個適應時代的新型畫院。畫院畫家由名譽院士、院士、畫家、特聘畫家組成,多位畫家的作品數次在國內外各種大展、大賽中獲得較高榮譽,是湖北省美術事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此次學術邀請展共收到來自湖北國畫院21位畫家的104幅作品。參展的有獨特創造的方筆山水之作;在古典與現代中漫行的“都市女郎”;悠遠靜溢的周莊水墨寫生;書畫同源的山水畫;胸襟壯闊墨花飛的花鳥畫……這些作品給喜愛書畫的朋友們帶來了一次視覺上的盛宴,游弋墨海,宛如身臨其境。

荊楚大地人杰地靈,湖北國畫院臥虎藏龍。作為院長的陳迪和先生,以方筆山水著稱,在他的山水畫中,改變了中國畫歷來推崇的圓筆中鋒用筆的筆法,取其不被重視的方筆的筆法形態,創造了方筆山水的全新圖式,由此打破了當代山水畫筆法的“舊世界”,建立了一個山水畫現代語境下的“新秩序”;在古典與現代中漫行的鐘鳴,筆下的都市摩登女郎,大都采用特寫方式,將這些艷俗女子置于畫面的主體位置,加以設計成類型化的形象語境,透射著人類社會在現代工業文明和都市化進程中,追逐物欲的人們信仰缺失、精神裂變、惶惑浮躁的蕓蕓眾生相;流連在江南周莊的戴啟順,通過對周莊的水墨寫生,完整的呈現出如夢如幻的江南水鄉,帶你領略“小橋、流水、人家”的靜謐之景;到了“知天命”之年的劉成春,在自己的人生選擇和價值取向上穩扎穩打,用筆墨表現時代,歌頌崇高,使之作品達到生活真實、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的盡可能完美的統一;閔鵬游走世界各國,于不同地域與文化之間品悟藝術和人生,西班牙著名藝術家胡安·雷維斯留下了一句評語:“他是一位富有靈感的藝術家,他用他的手畫出了心靈的詩篇”;胡學武編織著大氣磅礴的交響之音,排比式的、咄咄逼人的筆觸所呈現的山水,以至于讓你感到畫中的用筆有些粗野,以試圖尋找畫家個體所體悟到的宇宙造物的偶然性和可能性的規律;田華的中國畫不是作為一種職業存在的,而是一種素質、才情的體現;充滿著強烈的個性和味、趣、情的程志輝在他的童年繪畫中,獲得了“線”“型”“裝飾”的表達方式,觀其畫,“畫中有書”,構圖簡潔,恣肆灑脫,滿紙氤氳,清新酣暢,稚拙樸茂,使人聯想起中國民俗的許多事象;劉正洪在有限的空間里無限延伸畫意,巧妙的糅合了西方繪畫素描造型,保持和發展了山水畫寫實之感,從而別開蹊徑;安忠先生數十年來放浪于山水之間,探奇覽勝,從不同角度刻畫自然景物,結合高遠、平遠、深遠三種方法,主次經營有序,山脈貫通,體現出典雅含蓄,蒼茫蘊籍之美感……
一塊塊展板,一個個故事,見證了湖北國畫院的茁壯成長,相信此次的展覽能讓大家對湖北國畫院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時也期待您的關注,共同體味、呵護、珍惜、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