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貴君《輕舞》

李貴君《少女情懷》

李貴君《戲鸚》
文:李劍光
有人用四個關鍵字提煉李貴君的繪畫:女性、生命力、單純、境界。李貴君描繪的都是一些青春期的少女,畫中女性溫潤柔美,綜合了女性的典型之美,無論是具有一般生活感情的普通人,抑或是專家,都會憑借生活中的審美經驗和直覺體驗到這種美,正所謂雅俗共賞。我喜歡李貴君的作品,他捕捉了女孩的唯美瞬間,輕盈且不矯揉造作。在人物形象和表情上,李貴君善于描繪那些能觸動女性身體和靈魂深處的動作、姿勢和情態,用他的話說就是用畫筆“能觸碰到人內心最纖細的地方”。正是這種對女性生命的深刻認識,使李貴君作品中那些處在青春期或后青春期女孩都散發著感人的魅力。他的繪畫技術可以說已經爐火純青,使人能夠與他的作品直接交流,這與他個人的才華和勤奮是分不開的。多年來,李貴君不斷追求進步是大家公認的事實,現在到達了這樣的高度也是理所應當。我現在手里有四幅永久珍藏的李貴君作品,其中最難忘的是《直觀》的收藏經歷。第一次看到《直觀》是在李貴君的工作室里,馬上被它吸引,可是當時已經被一個美術館機構負責人買走了,后來這個人知道我喜歡這幅作品,給我開了65萬的價格轉手給我,我覺得這個價位有些高,沒有接受。兩年之后,我又一次在保利拍場上看到它,由于仍舊非常喜愛,就以135萬的價格拍得了這幅《直觀》,等于兩年的時間花了雙倍的價錢,但《直觀》再過兩年價格還會有一個新的體現,能夠花這個價錢擁有這幅作品我已經感到很欣慰。
李貴君藝術的感染力來自他對詩意的追求和表達。在這個方面,充分體現了李貴君從現代的立場出發,對中國和西方古典文化的重構與融合。所謂從現代出發,不僅是指他畫的是現代女性,而且還因為他把一些不符合生活邏輯的事物,如鳥和魚,以及自我漂浮的紅布引入畫中,用一絲的荒誕打破了古典式的寧靜和單純,從而使其具有了現代藝術的意味。所謂重構和融合中西古典文化,則是指他把西方古典藝術崇尚的理性和秩序,與中國傳統繪畫中反復描繪的鳥、魚、花,以及中國古典家具等形象相結合,創造了一個靈動而又平和,且極具東方意韻的詩意空間。當然,李貴君作品中最具中國傳統文化詩意的,還是來自作品中那些女性對自身生命的體驗和呈現,至少在觀看李貴君的作品時,總是令人想起五代南唐的著名詞人馮延巳詞中的名句:“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做一個好的藝術經紀人,首先要具備很好的藝術修養,選擇藝術家的時候肯定要有一雙慧眼,從眾多藝術家里選出最優秀的或者相對最優秀的,假如能把一個出色的藝術家從畫家群里挑選出來,實際上已經成功了一半,甚至是一大半。其次要具備經濟實力,包括對藝術家的宣傳推廣能力。沒有足夠的實力和能力,一個好的藝術家到了手里,可能由于工作不利會耽誤藝術家的前程。好眼光、硬實力之外決定另一半的則是專業的運作。
這20年我是一步步看過來的,寫實藝術幾乎一直在穩健地增長,雖然不快,但是很穩,沒有像當代藝術那樣大起大落,并且這個增長幅度也是在作品本身價值允許范圍之內的。從2005年到2009年,當代藝術和寫實藝術兩個板塊在交替輪動,在2008年之前的兩年,幾乎當代藝術占了上風。而金融危機的席卷和當代藝術本身出現問題以后,寫實藝術又開始凸顯出來。和當代藝術不同,寫實藝術的市場炒作幾乎是沒有的。寫實派的作品產量決定了供求關系。最簡單地說,就是物以稀為貴。因為寫實油畫非常耗時,一個畫家一年不過七八幅作品的產量。拿王沂東來說,他一年只能完成四幅畫,自己再留一到兩幅,剩下一兩幅作品交給拍賣公司,這意味著幾乎沒有人可以從藝術家那直接購得作品。之后,拍賣會上大家一波一波地搶,這是實實在在的,沒有泡沫。還有陳逸飛、艾軒、李貴君等藝術家的作品,無論在國際或者國內都是“硬通貨”。
無可厚非,寫實藝術市場上的“硬通貨”雖是絕大多數人神往的,卻應該算是有錢人的游戲。對寫實藝術喜愛的人,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群體,相對單純的市場,讓收藏和投資變得更加明晰。而對“硬通貨”追逐的群體,是那部分資金實力雄厚,對傳統藝術、唯美主義繪畫有深厚理解的藏家。對于那些對寫實藝術油畫不是非常了解的買家來說,專家的幫助必不可少。但是這些,必須要建立在自己的經濟基礎之上。因為寫實藝術通俗易懂,是很多藝術品收藏者入門的藏品,喜歡的人也會越來越多,而作品就那么一些,搶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