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資料
圖片資料
我們在星期二去索霍區,在星期三去下東區,在星期四去切爾西區。我們到處參加各種各樣的展覽開幕式、藝博會、拍賣會、行為表演活動、演講、節日特別活動、會員活動以及慶功晚會。我們就是紐約的藝術圈,我們無處不在——“竊聽藝術界(Overheard in the Art World)”是由《Hyperallergic》推出的一個新欄目,在每周都會公布由讀者提供或是編輯自己“偷聽”到的藝術界里一些有趣的句子或對話。
女孩1:“邁阿密怎么樣?”
女孩2:“沒有看到藝術品,還增加了我對香檳的忍受力。”——有人在某藝術畫廊員工會議上說。
路人1:“我總是不能念出這里大多數藝術家的名字。”
路人2:“Google他們。”——有人在新美術館的禮品店里說。
“我需要一間戒毒所,以及一個新的生活。”——有人在上東區某私人收藏家舉辦的節日派對上說。
“如果我還得去參加上東區別的節日派對,那我馬上停止圣誕節的慶祝。”——有人在上東區某私人收藏家舉辦的節日派對上說。
正在打電話的男子:“我會把那幅畫賣給你的。”隔了一會兒又說到:“你可以幫我預留下它嗎?”——有人在近布什威克Bogart街56號處說。
“為什么這項活動免費?”——有人在古根海姆博物館費爾南多·羅梅羅(Fernando Romero)的新書發布會上說。
“我還不知道畢加索所有的畫作都是黑白的呢。”——有人在爾南多·羅梅羅(Fernando Romero)的新書發布會上說,當時古根海姆博物館正在舉辦展覽“Picasso:Black and White”。
老女人1:“誰會在貧民區的中間建一間藝術畫廊啊?”
老女人2:“白人。”——這是在布魯克林的Bed-Stuy社區聽到的。
“這就是那種沒有人在創作藝術的藝術派對嗎?”——有人在布魯克林N6th Street上說。
“這里賣數字圖書嗎?”——有人在布魯克林的Spoonbill & Sugartown書店中說。
“我不記得自己上一次參加展覽開幕式是什么時候了。”——有人在Boyd Level中心的節日派對上說。
“在威尼斯展出的‘The Clock’感覺比這好得多。”——有人在紐約MoMA正在展出克里斯蒂安·馬克雷(Christian Marclay)的作品“The Clock”的展廳里說。
“藝術家說她希望我們為她的演講喝倒彩。”——有人在Flux Factory Benefit里說,當時正是瑪莎·羅斯勒(Martha Rosler)在進行表演。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