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講交情,懶得寒暄;不收禮物,只要銀子。這種直截了當?shù)谋響B(tài),既反映了鄭板橋之“怪”、之“狂”的真性情,也是他對虛偽、腐敗的丑惡世風的蔑視和反叛。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是我國清代著名的書畫家、文學(xué)家,向以詩、書、畫“三絕”聞名于世。他的一生除中舉前教過私塾、中進士后在山東范縣、濰縣做過十一年知縣外,其余大部分時間都在揚州等地賣畫為生。他的書畫藝術(shù),史家早有定評。而他的書畫價格,也頗多傳奇色彩。對此,他在自己的文章中,有過許多披露……
乾隆十二年秋天,適逢鄉(xiāng)試之期,時任濰縣知縣的鄭板橋被作為“同考官”借調(diào)到省城濟南批閱五經(jīng)試卷,在濟南住了近一個月。這期間,他寫下了《板橋偶記》一文,回憶他中進士前在揚州賣畫的一些情況……
雍正十三年早春二月的一天,鄭板橋到郊外踏青賞花,信步走進一所花樹掩映的小院。抬頭一看,只見亭壁上貼著的是自己寫的詞。小院的主人是一位老婦人,當她聽說眼前這人正是詞的作者鄭板橋時,萬分高興,忙給他準備午飯,又將自己17歲的女兒饒五姑娘喊出來,拜見這位仰慕已久的大藝術(shù)家。饒五姑娘果然是鄭板橋的鐵桿粉絲,一見面就高興地說:“久聞公名,讀公詞,甚愛慕,聞有《道情十首》,能為妾一書乎?”時年43歲的鄭板橋?qū)@位美女也一見鐘情,不但為她書寫了《道情十首》,還另題了一闋《西江月》贈給她:
微雨曉風初歇,紗窗旭日才溫。繡幃香夢半朦騰,窗外鸚哥未醒。
蟹眼茶聲靜悄,蝦須簾影輕明。梅花老去杏花勻,夜夜胭脂怯冷。
母女倆欣喜地將題詞收下。老婦人聽說鄭板橋喪偶,又主動提出將這位小女兒嫁給他。鄭板橋見這姑娘年輕貌美、聰明伶俐,心里自然高興,說了兩句客氣話后,便愉快地答應(yīng)下來,并相約兩年后他中了進士,再來迎娶。
這件事被商人兼詩人程羽宸知道了,他對鄭板橋非常崇拜,便拿出500兩銀子替他作聘金交給饒家。乾隆二年(1737年)鄭板橋自京城回來迎娶時,他又拿出500兩銀子送給鄭板橋,作為娶新婦的費用。
當然,程羽宸的銀子并不是白送,補償?shù)拇鷥r就是鄭板橋的字畫。這1000兩銀子,按1兩白銀當時能買120斤大米計算(1740年前后價),一共能買12萬斤大米。如今大米按2元1斤計算,則相當于今天的24萬元人民幣。這“稿費”自然不低,但以此換來的美妾,與鄭板橋恩愛終生,更是“無價之寶”。
文章中提到的另外兩筆“稿費”收入,不是銀子,而是實物。
其一是一個叫江秩文的藝人,長得很美。他家中養(yǎng)著12名梨園子弟,能演奏“十種番樂”,也都年輕貌美。然而只要主人江秩文一出場,他們?nèi)槛鋈粺o光。一天江秩文求鄭板橋給他家的園亭寫副對聯(lián),鄭板橋便寫道:“草因地暖春先翠,燕為花忙暮不歸。”江秩文看了高興地說:這對聯(lián)不僅切合園亭的景象,而且切合我的情景。于是將席上的一個玉杯撤下,送給鄭板橋做潤筆費。
其二是一個叫常書民的人,求鄭板橋為他的花園寫副對聯(lián)。鄭板橋?qū)懙溃骸皯z鶯舌嫩由他罵,愛柳腰柔任爾狂。”常書民非常喜歡這副對聯(lián),遂將自己喜愛的一個童仆送給鄭板橋做“報酬”,這童仆一直在鄭板橋身邊服侍多年。作者:戴永夏
注: 本站發(fā)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wǎng)”文章均來自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