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九四二年延安文藝座談會以后,中國都以現實主義藝術為主。對于國外的現代藝術還完全不了解,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世界現代的繪畫藝術如何!直到一九七九年吳冠中先生在<美術>第五期上發表<繪畫的形式美>一文,中國與西方的現代藝術相差近110年。
一九七八年以王克平為首的幾位青年藝術家,在中國美術館圍墻的欄桿上第一次掛出具有西方早期現代主義藝術風格的繪畫作品,可以說是中國現代藝術的第一次面世;而了解現代藝術的唯一渠道也只是周德龍先生翻譯的一本<世界現代藝術史>。文化的封閉,使一些思維活躍的青年藝術家們對外面的世界產生著更大的好奇\求知和探索之心....。.
一九八四年,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群油畫家聚合在黃山召開學術研討會。在會上,剛"周游世界"回國的某大學油畫系主任鄭勝天先生,詳細介紹了他"親歷西方藝術"之所見所聞,這也是中國油畫藝術界第一次較全面地了解西方\結識西方的油畫藝術。如果說一九七八年中國美術館圍墻欄桿上的"油畫展"是中國現代藝術的一個轉折點,那么,這次黃山油畫學術研討會就是中國現代藝術的第二次轉折。
這次會議以后,中國大批油畫藝術家走出國門,開始了艱難的留學之路。而人數之多讓當時中央美院的侯一鳴院長感慨到:"在美國,我感覺中央美院的主校在紐約的街頭,而分院在北京的王府景......"
站在西方琳瑯滿目\種類繁多\精湛絕倫\年代完整的藝術展品面前,許多來自中國的藝術家們的第一感覺就是迷失自己我,不知道自己將如何走下去....。.
他們很難進入西方的主流藝術家行列,要想在西方藝術領域生存和發展也只能依靠基金會的力量。以至于到了90年代,大批藝術家開始逐漸返回中國。 胡人偉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