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行書四言聯”。
董其昌“行書四言聯”。
□藝術鑒賞
◎趙榆(拍賣史專家、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
最近我閱讀了一本文物出版社出版、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制、馬韻昇先生主編的《中國楹聯法書精品選》,不禁讓人喜出望外。早期的楹聯墨跡原件,由于任其歷史歲月的零落湮沉,沒能保存下來,只能在古籍中尋找記載的聯語。到了明代中期以后,人們開始重視它的書法藝術和收藏價值,楹聯墨跡原件受到社會所珍藏。讓我們欣喜的是,《中國楹聯法書精品集》中文彭與董其昌的兩副楹聯,被專家公認為世間現存最早的楹聯墨跡珍品。
文彭“行書七言聯”:滿庭詩景飄紅葉,繞砌琴聲滴暗泉。蕭燕翼先生說:文彭的“行書七言聯”,應是我國存世最早的楹聯墨跡,書寫得體體有法度,咄咄逼其父,為文彭的真跡,十分珍貴難得。文彭長州(今蘇州)人,為明代“吳門四家”文征明長子,生于1498年,卒于1573年。以明經廷試第一,授秀水訓導,官國子監博士,書法繼承家學,篆、隸、楷、行草無一不精,既有其父書法特點,又有古人遺韻,尤其篆隸,明弘治時期被視作“天下第一”。其弟文嘉當時也為藝壇俊彥,堪稱“一門三杰”。此聯語取自唐代詩人雍陶的七絕詩《韋處士郊居》第一、二兩句,“滿庭詩景飄紅葉,繞砌琴聲滴暗泉;門外晚晴秋色老,萬條寒玉一溪煙。”整詩描寫的是秋景,前兩句寫院內,后兩句寫院外,風光美好,琴韻悠悠。此楹聯質地為手繪花卉箋,應為皇家御用,富麗堂皇,又配以文彭的秀美書法,相得益彰,亦顯彌足珍貴,作為中國第一楹聯墨跡,十分難得。此楹聯墨跡曾經被著名書畫鑒賞家徐平羽先生珍藏,又著錄于榮寶齋出版社出版的《玉蓮齋藏畫》一書,顯現其流傳有序,不失為難得精品。
董其昌“行書四言聯”:群居閉口,獨坐防心。此副楹聯與文彭的“行書七言聯”相比,雖然在時間上要晚半個世紀,但董其昌是明清以來影響最大的一代著名書畫家,他的書風筆意安閑溫和,清新秀麗,自成一體,影響深遠,直至清代中期,康熙(玄燁)、乾隆(弘歷)都以董書為宗法。董其昌一生書法用力極勤,又享高壽,故傳世作品極多,京、津、滬、遼、吉諸博物館收藏皆有可觀,但其楹聯法書墨跡,確極罕見,根據現在的查考,可以說此件楹聯作品,潤中有蒼,蒼中有潤,墨色干濕恰到好處,秀美中見筆力,筆墨中凸顯習古功力,既是董其昌書法作品中極致的精品,也是董其昌唯一一件傳世的楹聯法書墨跡,可以說更為珍貴難得。從聯語內容上來看,為一副朋友間的勉勵聯,是董其昌寫給項圣謨的,教導項圣謨修身養性,平時與眾人在一起時,切記不要隨意講話,言多語失,謹防是非;自己獨處時,不要有無益的妄想,以防傷身。史籍載,項圣謨與董其昌交往甚密,董長項43歲,項受益頗多,此聯語即為極好例證。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