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2
馬英九長女馬唯中。(《新新聞》圖)
蔡沛然的祖父曾靠賣畫賺外快貼補家用(《新新聞》圖)
最新出刊的臺灣《新新聞》雜志刊文介紹了臺灣“第一女婿”蔡沛然的家族背景,文章說,其祖父蔡謙吉,家大業大,三代成員足跡遍及兩岸三地、美國、新加坡和韓國,親身參與了中國近代史里兩岸遷徙、國共內戰和南京政府接收臺灣等重要歷史章節。更曝其祖父曾靠畫蔣介石肖像,賺外快養活一家子。
文章摘編如下:
“第一親家”成員橫跨政治、科技、金融、藝術界
常言道,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家人的事。但奇妙的是,馬英九嫁女兒,到底嫁給誰?卻成了臺灣人民的大事。
馬唯中低調、秘密與蔡沛然結婚,全民無緣分享喜訊、給予祝福,只能事后協助安全單位,把“第一親家”的家族歷史和成員背景交代清楚,讓蔡沛然這位“第一駙馬爺”在人民心中更“立體”一點。
祖父蔡謙吉 來臺擔任接收大員
要說蔡氏家族的故事,得先從蔡沛然的祖父蔡謙吉講起。
蔡家祖籍福建漳州,祖厝就在廈門“蔡坂”這個地方,祖上四兄弟四間房并排一起,三房的蔡謙吉排行家中老六,也是唯一來臺灣發展。蔡家大房、二房目前還有人住在祖厝,四房早年出過一位漳州縣長,光耀門楣,下班騎著馬回家,還有保鑣護送,很是威風。
蔡謙吉畢業于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很喜歡畫畫,曾在地方上當過鎮長,在永安受訓時,因為表現良好,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還贈予他一把指揮刀做紀念,成為傳家寶。后來蔡謙吉因緣際會舉家遷臺后,傳家寶被紅衛兵搜出,早不知去向。
民國三十四年對日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派員前來接收臺灣,當時基于溝通便利和語言相通考慮,從福建征召很多會講閩南語的人,到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擔任接收大員,蔡謙吉就是其一。
蔡謙吉來臺后負責清點、接收國家文物資產,后來在省立博物館(現今位于二二八公園內)擔任美術室主任。但他喜歡當畫家,不喜歡當公務員,時以創作自娛,畫作落款“謙吉”二字。
畫蔣介石肖像 賺外快養一家子
蔡謙吉奉命調派臺灣,但他那出身書香世家、祖上當過清朝官員的太太林巧云女士,則留在家鄉養育子女,后來跟隨娘家兄弟前來臺灣探視丈夫,也趁機參觀在行政長官公署舉辦的“臺灣博覽會”。沒想到,這一來竟然就“回不去了”。民國三十六年國共內戰前線吃緊,上海、廈門岌岌可危,“國民政府”開始撤退轉進臺灣,情勢不妙,蔡謙吉只好想辦法把子女接送來臺,一家人才在臺灣落地生根。
蔡謙吉育有五男四女,依序是長男蔡超、長女蔡賢、次男蔡俊杰(已歿)、三男蔡俊華、次女蔡俊慧、三女林麗莉(過繼給舅舅扶養)、四女蔡英、四男蔡天貴和五男蔡龍。蔡沛然的父親蔡龍排行老么,在男生里排第五,又叫“蔡老五”。
蔡謙吉家中食指浩繁,靠著他在博物館擔任美術室主任的微薄公務員薪資,很難養活一家人。他想多賺點錢,于是辭掉公務員工作,到《大公報》擔任總代理洪姓老板的助理,并在大華印務局兼差,私底下還畫蔣介石肖像去賣,多少賺些外快。
當時“政府”各級機關學校都要懸掛蔣介石的肖像,不少就出自蔡謙吉手筆。其中他最滿意的一幅,是蔣介石身穿長袍馬褂,披戴青天白日勛章彩帶,英姿煥發,神采飛揚,但存放家中卻在一場臺風中打濕弄壞,他非常不舍。(文/石中玉)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