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的和諧》
作者:悠悠長風
野獸派是最先敲開現代美術之門的畫派。他們喜歡把人或景物的形狀,用簡略的方式表現,而改變對象原有的色彩面貌,涂上自己喜愛的色彩。《紅色的和諧》就是把眼前的景象改變為裝飾性圖案,透視法被徹底抽掉了,人物和透過窗戶看到的風景都成了圖案的一部分。深色線條勾出簡單的形狀,然后不分墻壁、地板、桌子涂上一大片紅色,以飽滿的色彩來展現一個充滿對比色的世界。
亨利·馬蒂斯(1869-1954)
法國畫家,野獸派的代表人物,青年時代曾在巴黎裝飾美術學校學習,1895年進巴黎美術學院,從象征派畫家莫羅學習,后受后期印象派的影響,并吸取東方藝術及非洲藝術的表現方法,形式“綜合的單純化”畫風,提出“純粹繪畫”的主張,1906年后的作品,造型夸張,多用單純的線描和色塊的組合,形成裝飾感的畫風,追求裝飾和形式感,是馬蒂斯藝術的本質。
他也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他是現代派雕塑的先驅者之一,其雕塑作品追求簡潔、結實的風格。
馬蒂斯和野獸派
“野獸”一詞,特指色彩鮮明、隨意涂抹。這種色彩比新印象主義的科學色彩,比高更、凡·高的非描繪性色彩,比那種直接調色、變形的畫法更為強烈。馬蒂斯和他的朋友們一直試驗著這種畫法。野獸派畫家最終實現了色彩的解放,高更、凡·高、修拉、納比派和新印象主義,都曾以不同的方法對此進行過探索。野獸派畫家用了類似的手段,專心致力于各種目的。他們原意使用從顏料管里直接擠出來的強烈的色彩,而不想刻劃自然中的對象。這不僅是想引起視網膜的振動和要強調浪漫或神秘的主題,而更重要的是想樹立與此截然不同的新的繪畫準則。這樣,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在使用高更和修拉的色彩,并自由地結合了他們自己的線條節奏,以達到類似于塞尚的不斷追求的那種效果。
他在《紅色中的和諧》中,又把空間的探索推前了幾步。早在1908年,他開始畫的是《藍色中的和諧》,1909年的春天,又重新畫過。在這里,馬蒂斯又轉向《餐桌》的程式,那是在1897年畫的。將這兩幅畫作一比較,便能戲劇般地發現,在這位藝術家的作品中曾經發生的革命。事實上,這就是在十年期間發生在現代繪畫中的革命。顯然,第一幅乃學徒之作,相對來講,因襲了印象主義的光和色以及收縮空間,是件平庸的探索,比早二十年的印象主義者所創作的繪畫還要傳統化。就連這樣的作品,送交國家沙龍的時候,還遭到保守派的嚴厲批評,說它被印象主義污染了。在《紅色中的和諧》里,我們已經走進了一個新境界,它比印象主義者,甚至比高更所想象的東西更奇特、更神秘。他只用一塊沒加調和的紅色塊,限定了房間內部的空間。藤蔓植物花紋均勻地分布在墻面和桌面上,它們增強了紅色塊對于畫面的依附。抽象的樹和植物,映襯著綠地藍天,限定了戶外的景色。最上面頂頭的那座紅色建筑物,重復了房間的色彩,在某種程度上,它建立起這幅風景畫的深度幻覺。馬蒂斯拋棄了正規的透視,然而還是加了幾筆透視的點綴,例如窗框、左前景的椅子、桌上擺的東西和桌子上的藤蔓花紋環繞著桌子邊緣的方式。從本質上看,通過色彩和線條的運用,創造了比《奢華 2》更清新的、可觸知的繪畫空間世界。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