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克洛瓦《希阿島的屠殺》此畫作于1824年 421.5×352厘米 現藏巴黎盧浮宮。
德拉克洛瓦《希阿島的屠殺》簡介:
《希阿島的屠殺》是德拉克洛瓦的另一篇著名的油畫。此畫取材于19世紀20年代,希臘人民為反抗土耳其統治而進行的一場“獨立戰爭”中的一幕。1822年,土耳其侵略軍在希阿島上大肆掠奪和屠殺手無寸鐵的希臘平民。統治者的暴行激怒了全歐洲的進步人士,他們紛紛譴責土耳其侵略者。英國浪漫派詩人拜倫直接參加了支援希臘人民的戰斗,并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土耳其這種極端殘酷的野蠻行為,震撼了世界,深深激怒了德拉克洛瓦。他先后創作了《希阿島的屠殺》和《米索隆基廢墟上的希臘》(1827年)兩幅名畫,以表示自己對希臘人民的聲援與同情。他沒有糅進幻想的成分,而是站在被侵略和被奴役者一邊的鮮明立場上,以歷史畫的形式集中揭露了土耳其侵略軍的殘暴和野蠻。
《希阿島的屠殺》一畫上的右側那個倒斃在血泊中的年輕母親,是他數度易稿、精心構思的一個形象。母親身上匍匐著一個尚不能站立的嬰兒,正在拼命地吮吸著母親的奶水。畫家選定這個最令人發指的殘忍情節,是出于最強烈的抗議。左側一對平民夫婦,已處在絕望的境地。他們無家可歸,身邊僅有之物也被匪徒搶奪一空。后邊那個騎在馬上,驕橫地拉起馬的韁繩的土耳其士兵,正準備用鞭子抽趕這些無辜者。在他的馬背上,還拖著一個聲嘶力竭求救的少女。坐在地上的人們,有的已無力再度掙扎。最左角一個臨死前的年輕婦女,正摟著自己親愛的孩子告別,孩子的臉上現出驚恐的神色。背景是一塊不毛之地的平原,遠處還有燒殺搶掠,人民的哭喊聲似乎隱約可聞,景狀之凄慘震撼了大地。畫家為了加重這幕悲劇的色彩對比性,有些形象是以半裸的人體形式來表現的。無怪學院派畫家格羅看了這幅之后倒吸一口涼氣喊道:“這簡直是繪畫的屠殺”了!
在這幅畫上,畫家把注意力放在色彩的力度上。他用豪放的大筆觸,通過明暗對比與人物的姿態,處理成前景與遠景兩個層次。巴黎的著名評論家戈蒂葉是這樣來記述展覽會上當時觀眾的反應的:“強烈的色彩,畫筆的憤怒,它使得古典主義者如此不滿與激動,以致他們的假發都發抖了。而年輕的畫家感到非常滿意?!?/DIV>
德拉克洛瓦從沒有停止過從世界浪漫主義的英國的源流中汲取靈感,來豐富自己的想象力。除了拜倫之外,莎士比亞與沃爾特·司各脫也是他心愛的作家,可是就在這一幅畫上,他取用了現實的直接題材。這說明畫家對于生活中最敏感的人道與正義的問題,是十分關注的。他以這一幅畫表明了自己對侵略與掠奪的抗議,對正義與人權的聲援。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