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宏偉《二十四節(jié)氣秋分》
江宏偉《春光》

喻慧《掠影》
錢曉征/文
江宏偉 與花草共命運
去年,在北京某報上看見于水寫江宏偉的文章,結尾一段很響亮:“20年前我問李老十,中國工筆畫誰最好?老十捋了把胡子道:"人物何家英,花鳥江宏偉。"今天,無論藝術水準還是市場價位,都被老十言中了,美術史也會記住這句話。”1998年我剛入藝術行當,在不同場合也聽過類似這樣的論斷。
江宏偉的藝術成就在于,他取法宋畫卻有自己的變通。江宏偉在宋畫里發(fā)現(xiàn)了時間,發(fā)現(xiàn)了宋代花鳥畫的真正創(chuàng)造者,應該是宋人加上時間,時間將曾經鮮艷的宋人花鳥畫籠罩上一層朦朧的灰調子,江宏偉讀懂了時間對于宋畫的價值,并取了這時間來表達他的“花事”,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個人風格:幽遠,典雅,精致,沉靜,以滄桑的時間感,抒發(fā)現(xiàn)代人的古典情懷。
江宏偉熱愛宋畫。他在言談、書信和文章中真誠地表達自己對于宋畫的偏好,在創(chuàng)作中追求宋人的審美趣味和格調,更悉心體悟宋人對自然的態(tài)度。他將宋畫中的花卉與現(xiàn)實花卉作比較,發(fā)現(xiàn)了宋人“凝視”和“表達”的方式,而宋畫的核心正是“凝視”與“表達”的單純性,于是他告誡自己,要專注于自然,潛心與自然溝通和交流,以純真樸素的心感受自然,不讓閱歷使心靈蒙上世故的色彩。多年前,江宏偉住到了遠離城市的郊外,在那里他有一個四季有花開的花園,他親手種花養(yǎng)草,熟悉花花草草的習性和情緒。這些自己種植花卉,也是江宏偉寫生的對象,他常一整天坐在院子里寫生,他用畫筆和文字記錄花卉的四季變化和盛敗榮枯。江宏偉種花,畫花,也寫花。他的文字和他的畫一樣,單純樸素,清新自然,字里行間可見其“凝視”自然的鮮活感受,“我推開門便是此起彼伏不斷在變幻的繁花世界,我只要想光顧,想畫它們,想采摘,隨時搬張椅子架塊畫板,甚至將桌子安放在它們身旁,便可慢慢描繪。”
1988年,江宏偉以十幅工筆花鳥作品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花與鳥·八人畫展”,由此引起批評界的關注。上個世紀90年代風靡全國畫壇的新文人畫展,江宏偉是其中代表性畫家。進入二十一世紀,江宏偉以其古樸清新、典雅精致的繪畫風格和高格調的審美趣味,奠定他在當代工筆花鳥畫領域的重要地位。在南京藝術學院,江宏偉學習工作了近40年,作為教授、博士生導師,江宏偉桃李滿天下,他的畫風影響了一批又一批年輕學子,后生晚輩的追隨和變革,也將推動江宏偉的藝術創(chuàng)作,并穩(wěn)定他在當代花鳥畫領域的領袖地位。2012年,江宏偉調往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是一個更大的舞臺,江宏偉以及那些毅然選擇北上的藝術家們,必然在這個舞臺上,發(fā)出更強音。
喻慧 心中有萬千氣象
喻慧的個性注定了她是一個不為傳統(tǒng)和常規(guī)所束縛的藝術家,早在1985年,她的作品就入選“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術作品展覽”和“全國青年美術展覽”,并獲獎。“展覽更像是一次運動,是爭取自由的吶喊。”喻慧像那個時代所有的年輕藝術家們一樣,為那些西方繪畫絢爛的色彩和強烈的個人意識而著迷,被那種開放的精神所感染。而作為喻繼高的女兒,喻慧傳承了家族的文脈,更是從一開始就意識到必須跟父親拉開距離,這個覺悟讓喻慧不會在傳統(tǒng)中停留太久。直到石頭和鳥系列作品出現(xiàn),喻慧完全拉開她和父親傳統(tǒng)花鳥畫的距離,以獨特的藝術風格聞名畫壇。
2003年圣誕夜,喻慧在可一畫廊舉辦《石花爛漫》個展,展出的十幾幅石頭系列作品,呈現(xiàn)喻慧完全個性化的視角,以往溫情的閑花野草不見了,撲面而來的是磅礴的太湖石、孤寂卻不頹喪的大鳥,水墨寫意的靈感,取代了工筆畫的工致。2004年,作品《掠影》參加第十屆全國美展,獲得銀獎,并為中國美術館收藏。郭綜怡老師評價:“有一張花鳥畫非常突出,畫面是整塊的太湖石,一只黑鳥像炮彈一樣重重地俯沖下來,塊面的構成,動與靜、黑與白的對比,突破了我們固有的對傳統(tǒng)花鳥畫的概念。”對花鳥畫,人們一直習慣于“黃家富貴,徐熙野逸”的傳統(tǒng)審美趣味,而喻慧的石頭和鳥顯然是一種顛覆和叛逆,她把傳統(tǒng)花鳥的元素經過個人化的過濾和簡化,改變空間組合,變換觀看視角,以新穎的構成,表達現(xiàn)代人的審美趣味與觀念。
石頭歷來有文化上的承載,歷代文人賞石畫石都有實踐和理論。但在傳統(tǒng)繪畫里,石頭大多作為襯角,僅僅是繪畫中的一個元素,喻慧則摒棄了繁花盛草,改變了觀看的視角,把石頭拉近了,讓石頭做了主角,通過視角的轉換,可見石頭的內涵與本身的力量。元素單純的畫面構成,具有視覺張力,更為直接地呈現(xiàn)作為藝術家的喻慧,對于時間、生命的理解和思考:石頭是永恒的,凝固的,鳥所代表的生命則是脆弱的。2011年,喻慧創(chuàng)作了《鏗鏘玫瑰》,由三張整紙拼接起來的巨大畫面上,石頭爆炸了,玫瑰色的碎片,花瓣一樣沖向畫面之外,代表著永恒的石頭破碎了,天若有情天亦老,石若有心石易碎,這是喻慧的“心之花”在怒放,以破壞性的悲劇力量,表達自我對生命的感受。
石頭系列作品受到藝術屆普遍關注,先后入選全國美展、北京國際雙年展、金陵百家畫展、2010年北京“改造歷史”藝術展、2011成都雙年展、杭州中國畫雙年展等。這些重要展事,對喻慧的藝術創(chuàng)作既是肯定也是巨大促進。“改造歷史”藝術展,匯聚了中國當代藝術自2000—2009年所涌現(xiàn)的最具代表性和可能性的藝術家,目的是對這十年新藝術的發(fā)展做總結性的梳理。而成都現(xiàn)代藝術雙年展主題是“溪山清遠”,似乎與花鳥畫不相干,喻慧把參展當作一次挑戰(zhàn),她要把山水畫的元素拆分開,山即是石,水即是浪,樹是青松,字是書法,只要這些元素出現(xiàn),每一個觀眾都可以在自己的心中構建一幅“溪山清遠”圖,而延綿不斷的是共同的文化記憶。杭州中國畫雙年展是一個學術的大展,個人展線30米,主題突破了傳統(tǒng),巨大的展線也刺激了喻慧的想象,她把幾幅大畫以錯落的方式聯(lián)接,把墻面想象成天空,長度擴展了時空,實現(xiàn)了喻慧一直以來耿耿于懷對時間和生命的詮釋。這是喻慧的又一次突破。
從一開始喻慧就對傳統(tǒng)抱有敬意和審慎,她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對話,卻不迷失其中,她努力構建自己的領地,實現(xiàn)完全充分而自由的表達。不久前,喻慧剛被任命為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這對原本內心有著萬千氣象的大女子,又是新挑戰(zhàn)。每一次挑戰(zhàn),喻慧都當作再次突破自我的機遇,她有這個能力,也具備這樣的能量。她的氣度,她的覺悟,她對自我能量的充分釋放,都將成就她的繪畫藝術。
錢曉征,可一畫廊總經理,《海外文摘》《市場周刊》《讀天下》等雜志出品人。出版?zhèn)€人作品集《畫廊與畫家》第一輯、第二輯。此次,她立足十幾年經營畫廊的實踐,從獨特的角度,與讀者談一談藝術、藝術家與藝術市場。
連續(xù)幾周,《藝+周刊》刊登的“誰是下一個傅抱石系列”,引起了不少讀者濃厚的興趣,本周起,我們從“工筆花鳥”方面作出詳解與推薦。
藝術家
江宏偉
總拍品(件)
864
總成交額(萬元)
8336
成交比率
76.46%
當前均價(元/平方尺)
140618
藝術家
喻慧
總拍品(件)
331
總成交額(萬元)
1963
成交比率
84.81%
當前均價(元/平方尺)
73428
數(shù)據(jù)來源雅昌藝術網和國內一、二級藝術市場
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
注: 本站發(fā)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聯(lián)系郵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