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7
他是新拉斐爾前派(又名牛津會)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他是拉斐爾前派理想的熱情支持者與實踐者。拉斐爾前派藝術中中世紀的神秘的元素深深吸引了原本就喜愛神話傳說的伯恩-瓊斯。伯恩-瓊斯以亞瑟王傳說,圣經故事,希臘神話為主題創造了一大批充滿浪漫主義情調的杰作。清晰的肌肉描繪,無力的姿態和中性的人物造型是伯恩·瓊斯畫風的特點,他用這些要素創造出了一個非人間的、超世俗的藝術氛圍。代表作《梅林的誘惑》、《國王與乞食少女》。
愛德華·伯恩·瓊斯出生于英國伯明翰,年輕時并不愛好藝術,原是牛津神學院學生,在30歲以前,從未想過要投身繪畫。在牛津神學院學習神學時結識了威廉姆·莫里斯,二人成為終身好友。伯恩·瓊斯在拉斐爾前派藝術家羅塞蒂的勸說下,放棄了在教會任神職的機會。還未受過正式訓練,伯恩·瓊斯就拿起了畫筆。1855年,他師從羅塞蒂,結識了藝術界的朋友,并由老師介紹而獲得為教堂制作彩繪玻璃的任務。
他一生除了完成了200幅油畫以外,還為莫里斯的公司設計了大量裝飾作品,例如書籍插圖、地毯、彩繪玻璃等。伯恩·瓊斯早期作品的風格非常像羅塞蒂。在1859年和1862年,他受雇于拉斯金,到意大利臨摹大師留下的殘跡以后,受到很大震動,開始形成自己的風格。1885年,他成為皇家美術學院院士,僅僅展出了一幅作品之后就宣布退出。由于他在幾年,甚至十幾年之后,又回到以前沒有能結束的作品的創作上,所以其風格的轉變并不能馬上被辨識,但他那種完美主義的態度在每一幅作品的細膩無缺上都得以體現。
他是一位色彩大師,對于衣袍和衣褶的表現也技藝精湛,并且在這兩方面,從未歸屬于一個特別的風格或流派。他的作品構圖細致入微,描繪精中求神,這一切使他成為當時英國畫家中罕見的在全歐洲知名的人物。1894年,伯恩·瓊斯被授予男爵稱號。伯恩·瓊斯最愛的主題是高貴的女人、天使、神和英雄。他極少直接表達現實題材。他筆下的人物要么猶豫,要么沒有表情,她們優雅而倦怠,很少有快速的動作,這有時給伯恩·瓊斯的畫面帶來遠離人間煙火的美的氣氛。而這氣質直接影響了頹廢主義的代表藝術家比亞茲萊。
伯恩·瓊斯的畫在線條的運用上,融合了拉斐爾前派的中世紀風格。他筆下的人物造型在尖細感、平面感上,又有古典主義的嚴謹構圖和唯美主義的節奏感以及對文學性題材的超越。伯恩·瓊斯深受后來唯美注意和頹廢主義者的景仰,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他對現實的蔑視,對物質主義的反感。他甚至很少做室外寫生,在神學院宗教靈性的研習經驗,使他成為“精神景觀”的大師。對于伯恩·瓊斯,一幅畫,是為了“表現關于某種東西的美而浪漫的夢:它從未出現也不會出現,它在比所有亮過的光都美好的光中,它在除了欲望,無人能夠記起和辨識的地方,其中的形狀有神性的美,然后我就醒來”,而且“物質的科學越發達,我就要畫越多的天使,我就以它們的翅膀來捍衛靈魂的不死”。伯恩·瓊斯還是一個堅韌的完美主義者,他常常在幾年或十幾年后,回頭修改以前的舊稿子,而修改的次數之多和對完美的追求之純粹,曾經使他不止一次有要毀掉作品的沖動。
王爾德曾經這樣贊美這位后期拉斐爾前派最偉大的藝術家:“……以更細膩的選擇精神,更無暇的獻身于美的精神,更強烈的追求完善的探索,代替了早期簡單的現實主義,他是一位善于做精美構圖,富于精神幻覺的大師,他的創作跟佛羅倫薩畫派的關系比與威尼斯畫派的關系更為密切,他感到完全模仿自然對于想象藝術是一種干擾。現代生活的外部表現并沒有干擾他,他力求使希臘、意大利和凱爾特人傳奇中一切美的東西都成為不朽。"
Edward Burne·Jones 說:“我在我的作品中創造一個美麗而浪漫的夢境,它不曾存在過,將來也不會存在。那光線比任何現實中的光線都要美,那片大陸不存在與任何人的記憶中,形式莊嚴而美麗,你能想象么……"
注: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成功書畫家網”文章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1047780947@qq.com